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官做不了主

程敏政想提议内阁把办公之所搬到三楼,像集义殿的二楼会议室一样,不容易把谈话内容外泄。不过想想,对话外泄对此时的他们也是一种保护。太子动怒时不近人情、不看佛面。一样是致仕,是荣养还是不体面的离开区别很大。

“首辅大人、李阁老、谢阁老。”程敏政一一请安。

谢迁很热情地招待:“克勤快坐。尝尝殿下特意为皇上准备的玉米须茶。太医说能减缓眩晕之症。”

年前程敏政回京,京官们对他只是面上客气。待到太子摄政,谁见了他不是热情笼络的。外头都猜测他能进内阁。和弘治十二年科举前的情形一样。

不同的是,当年弘治帝的确给过他承诺,因此才招来了莫须有的科举舞弊。太子可没承诺过什么,一点让人误会的暗示也没有。

“玉米的确是好东西。去年凉州一代干旱,玉米的长势还算不错。弘仁殿的农技介绍说,玉米耐旱,除了出苗的时候其他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并不是高。殿下让我们种的向日葵也是耐旱的。不止耐旱,还不怕土地贫瘠。凉州百姓靠着种植向日葵和玉米,过好了这个冬天。”

程敏政故意炫耀太子府的政绩。这不是出于他的本心。内阁管不了太子府的。太子要求程敏政把向日葵夸到天上去,还准许透露瓜子可榨清油的消息。太子想要让哈密忠顺王求着太子府到哈密种向日葵。

“克勤怕是忘了提羊毛。囚牛商行向凉州的羊毛作坊下了大单。不过老夫怎么听囚牛商行的陈大掌柜抱怨凉州的羊毛卖的比大宁的贵?是不是克勤受了美人恩,一时失策了?”刘健说话时带着嘲讽。两人明面上失和多年。

程敏政长叹一声:“凉州百姓穷啊!全家六七口人,只能凑出一套出门见人的衣衫。下官瞧着不忍。好不容易让他们能有个养家糊口的生计,不忍剥削太甚。大宁从鞑靼人手里收羊毛是压了价的。达延汗也是大宁的议员,早晚会知道羊毛作坊的得利,他们也不怕激怒了达延汗。”

“以在下的看法,殿下弄出大宁是为了告诉百官土地不可废弃,种不了地的地方还有矿能挖。百官们受了大宁土地拍卖的刺激,不会轻易把土地拱手让人。只要哈密忠顺王归顺朝廷一日,哈密就是朝廷的。”李东阳代替内阁三人向程敏政表达他们的意见。

虽然不知道太子和程敏政说了什么,但瞧瞧太子对土地的狂热占有欲上,大家猜也猜得到。太子一下子抛出开海禁、整肃漕运、改革盐政、查办贪渎,就是不想百官们拖他的后腿。

“太子是大明的储君,再怎么样也不会动朝廷的利益。太子想动的,一直是鞑靼人的地盘。”程敏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