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一个必胜的战报,刘瑾不会特意把他叫起来。刘瑾跟了他一段时间,知道他不爱处理琐碎的政务。诸如反军如何处置、是否要惩罚支持反军的所有黎族等收尾工作,他必定推给内阁处理。内阁不能给他分忧,他何苦忍受处处掣肘他的内阁!
朱厚照揉揉太阳穴,压下情绪上的不满,尽量保持声音平和,不要吓坏刘瑾。他不是对刘瑾有意见,只是生理上的起床气发作了而已。“有大事随时上报”是他对下面人的要求。他不能自己破坏自己建立的规矩。
他曾经花了好几万参加的ba管理课上教过管理的四大原则。为了几万块花的值,他牢记知识要点,换了身体都没忘。
“有反军找到能够防水、具有弹性的材料。但此人要求朝廷宽大处理所有参与叛乱的黎族,否则绝不吐露材料在哪。”
刘瑾用眼角余光关注朱厚照的神色变化。人会随着环境改变。如果以前刘瑾只想当个太监,捞足钱辞官归养。那么现在他的目标则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他现在是太子近侍,随意透露出一点太子的真实想法,就会有人围在他周围。
朱厚照眼前一亮,睡意全无。琼州竟然有解决车轮问题的材料!他让囚牛商行广发悬赏榜至今没有丝毫反馈,原以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海外。儋州的事情涉及三州十县黎民,遍及大半个琼州府。能把黎族百姓逼到这一步,首推当地官府管理不当!他本来就没想报复黎族百姓。
不过也不能轻易放过。不然以后有样学样,一不满官府就反叛,大明会战火纷飞的。当官只要求会读书、出身好,真正会当官的人可不多。现在的官员普遍和商人勾结,损害的肯定是百姓的利益。
“本王知道了。”朱厚照打了个哈气准备回去继续睡。他会把宽恕的底线透露给内阁,让内阁头疼去吧。
刘瑾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小爷,奴婢有一件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朱厚照翻翻白眼:“不当说你就不会在本王面前提了。有话直说,别婆婆妈妈绕弯子。”
自打朱厚照摄政后,听了太多次的“不知当说不当说”。听得他耳朵都要起茧子了。难怪皇帝爹耳根软,都是长期环境造成的。
“以刘首辅为首的很多官员对小爷在宫中修净室非常有意见。今日宗人令面见皇爷的时候提到了此事。皇爷好似有点不高兴。”
刘瑾自知才学上有缺。想要在朱厚照面前露脸,就要从其他地方找补。另外,还能给高凤上眼药。何乐而不为?高凤是他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最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