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逗留在奉天门上没有散去。头顶有遮阳帐篷,晒不着他们。太子事多,经常为难大家。每每遇到难办的事,朝臣们在围在一起商议,回到各衙门关起门开小会,有了办事章程差事好办多了。
说实话,现在朝廷的办事效率比去年提升一倍以上。就这样太子还不满意!
也难怪太子要先增加俸禄再磨搓他们。
“有文化的流氓真可怕。”现场不知谁来了一句,立刻得到所有人的应和。
集体吐槽太子,是官员们为数不多、众志成城的光耀时刻。
“首辅大人,今日的报纸!”中书舍人高承庆快跑而来,心急如焚的把《京报》塞进刘健手里。
礼部尚书张升啧了一声:“卖报者今早没拿到《京报》,还以为今日停刊了。”
礼部是六部里的清水衙门,职权最小。朝廷有样学样刊发《大明报》,礼部把刊印《大明报》的差事从通政司手里抢走。胡御史致仕后,张升接手管理《大明报》。
云贵等偏远地区需要用空运才能提早把报纸送到。今日《京报》没有按时印发,暂停了热气球空运。导致搭顺风车的《大明报》堆积在空运场上。这期《大明报》有五篇署名文章抨击太子。张升不敢耽误发售。上朝前,张升批准花钱雇热气球送报。送一次云南府500两,跟抢钱一样!
“《科举利弊我之浅见》?”《京报》头版上只有一个标题。文章很长,占了满满两大版。
“从举孝廉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如今的科举、南北榜,朝廷取仕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科举为朝廷从民间遴选了一批有才能者,护卫着大明王朝。然……”
“靠一味读书选出来的进士真的能治国吗?外放地方,有多少进士老爷依靠师爷办差?官员有能力,造福一方。官员无能,一方百姓受难。”
“要在府试、会试中添加实务应用题删选不合适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