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解决办法很简单。
第一,从弘治十六年八月初一起严禁任何形式的盐引买卖行为。从今往后,朝廷卖盐既要看盐引,也要核查持盐引者的身份。盐引就是盐引,坚决杜绝一切炒作。以为炒期货呢!
第二,持有与真盐引放在一起几可乱真的假盐引,可在青土城购盐。每引支付三两,运费自理。
什么?想和真盐引一样享受免运费的待遇?
听到有官员如此为盐商们说话,朱厚照当场反问,“他们拿盐引挣银子的时候给本王分利润了吗?不贪心能把手里的真盐引变成假盐引?上当的有多少家面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困境?”
受害者有罪论是不对的。不过假盐引案是朱厚照精心设下的局,入局的可都不是什么傻白甜。
朱厚照等喜报等的心焦,说话比较冲。
“你们急什么!是你们的荷包扁了吗?你们只要当官,会有无数的人巴结,至于在乎那些个盐商吗?以权寻租可不缺租户啊!急得应该是本王!一下子少了一大截盐税,来年的军费都不知道从哪里挪!”
几句话把朝臣们骂得哑口无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别怪他捣鼓出假盐引,官员们屁股底下也不干净。谁再哔叨,狗咬狗一嘴毛。
恶人还需恶人磨!
假盐引的事到此为止。引起的非议声明面上平息。朱厚照给河套的盐场又拉了一个大生意。
不过,刘健见了他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朱厚照也不在乎。谁还没有点压力了?两个月亮世界的大公司会用专门的方法给高管们解压。如果给他脸色看、吐槽他能缓解百官的压力,他何乐而不为。毕竟,他也不亏。
李荣仔细核对一遍公文,郑重其事盖上大印。此公文是盐法新政的补充条例。弘治十六年八月初一开具的盐引需要添上兑现人信息。今后皇亲国戚弄到的盐引想要转给盐商,必须先从盐场购买盐。朝廷每年会制定一次食盐最高价格。盐商的利润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转卖盐引的得利空间被打压到最低。
“太子爷,这样一来盐场的采购权能拍卖到好价钱。”李荣见文渊阁气氛紧张有意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