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发呆的太子

朱厚照当上甩手掌柜,抱着双臂站在文华殿的中央空地上发呆,把所有政务都推给了内阁和司礼监。王华为首的詹事府官员在他身边进进出出,协助兵部车架清吏司用最快的速度完善北地驿路;兵部主事以上官员正在集义殿开会,激烈讨论五大北伐军团接下来是稳固防线还是报复性反攻。

他提出的背后一击被刘健、保国公等其余四位阁老否决了。司礼监经过讨论,也觉得不宜在情况不明的状态下冒然北上。

于是,朱厚照罢工了。

气人的是,内阁和司礼监竟然乐见其成。

呵呵,他是他们想拦就能拦住的人吗?

“刘首辅的担忧也无不道理。万一真有人要钱不要命,故意加入白莲教让家人换取赏金。那就是本王的罪过了。”赏金领取对象仅限于朝廷在职官吏、衙役,尽可能防止冒认白莲教信徒的事发生。

刘瑾傻愣愣地站着。太子的几个建议被内阁接连否决,太子气得把文华殿内的摆件打砸一通。怎么还向着刘健说话?

“有事说事,没事起开。别打扰本王发呆。”朱厚照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像赶苍蝇一样赶刘瑾离开。

刘瑾赶紧说明来意:“奴婢听说囚牛商行自查的时候发现了不少白莲教的信徒。”大掌柜陈云之难辞其咎。刘瑾收到消息,赶在陈云之收拾完首尾前把事情捅出去。

“白莲教的传头或充医卜、或充贸易,遍历各村、亲去传徒。名下卖货郎、商铺遍布大江南北的囚牛商行肯定是重灾区,这有什么可惊讶的。”朱厚照闭了闭眼,自责地道,“本王一直没把白莲教放在眼里。以为让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也会消停一些。没想到他们存了其他的心思。想效仿……太祖立国吗?”

这话刘瑾根本不敢接。

元末明教、弥勒教、净土宗、白莲社等组织联手抗元,渐渐演变成如今的白莲教。当时反抗元廷的红巾军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出身白莲教,红巾军内部多白莲教信徒。他们宣传“明王出世”,刘福通还把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立为小明王。

老朱家无法抹除的一个事实:太祖也是红巾军的一员,还被韩林儿封为吴国公。

民间,确切来说是立国初年的那群吃饱了没事干的文人们,著书时硬说韩林儿是太祖命廖永忠将其溺死于扬州。偏偏出身红巾军的太祖把国号定为“明”,又大力打压白莲教,有一种“吃饱了骂厨子,念完经打和尚”的做派。更是把这种猜测推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