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听了心中大喜。如果把东厂厂都拉下马,换上一个跟他关系好的人,比如说刘瑾,看司礼监那群老头还能不能处处找他麻烦。
镇压叛军的功劳,找回人质的功劳,都等着朱厚照到达,赏赐百。
结果太子到宁夏的消息。传了几天,连太子的影都没见到。
曹雄等人。怕出意外用800里加急通知朝廷,没有见到太子。
奉天门又炸锅了。
百官们闹着要内阁给个交代。刚开始只是想知道太子的确切行踪,吵到最后竟然变成了内阁无能,要逼的内阁自动致仕。
百官到底是冲着老国公和蔡正去的,还是冲着和刘健和谢迁去的,一时之间还真的难以辨别。
自从太子许诺首辅刘健给他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后,首辅处处帮衬着太子没有做到首辅应尽的责任。已经招致不少人的不满。
人越不被允许做的事情越想做。四年前从大同回京后,朱厚照被“宅”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深知宅的痛苦,替宗室们解除这道枷锁。当然,也有想让兴王上当的含义在。
结果兴王没上当,被解开枷锁的宗室有几位用来了叛逆期。
朱厚照可以理解。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宗室的叛逆行为,能写出几万字长篇。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太祖看重下一代的教育,选出的九边塞王各个都是人物。太宗当猪养了之后,尽出蠢货。”造反就造反,竟会被白莲教当枪使。丢尽老朱家的脸!
围着一件厚厚棉大衣的朱厚照,在热气球上感慨。高处不胜寒,秋冬乘坐热气球不是一个好体验。头伸出去,寒风向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给热气球军团、热气球舵手等的福利上加一个低温费。每个月补贴……五两银子。”
朱厚照一出京师,头脑便开始异常活跃。想法一个个蹦出来。被他拉出宫的段聪已经在速写纸上记下一页内容。段聪的手已经冻僵,朱厚照再多说几句,段聪怕他手僵硬得写不了字。段聪的情况也比刘瑾好。
黄献要拖着宫里的人,没跟着一起出来。东宫的人进出皇宫,每次都会受到禁军的格外关注,尤其会认真打量每一位小宦官的脸。朱厚照想悄无声息地出宫,就要用其他身份。刘瑾的钟鼓司常有戏子进宫排练。于是朱厚照涂上厚重的妆容伪装成戏子,在刘瑾的带领下大摇大摆走出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