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尼斯战役(二)

该机全长6.9米,高.7米,翼长8.7米,该机重69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90千克。

其飞机发动机为西格尔与动力实验室研究的西格尔ii星型发动机,该发动力最大马力为,00马力。该马力能推动飞机达到每小时19千。

而这也让该机最大升空高度,能达到400米的极限。

从这款飞机的性能上来看,其已经达到原历史一战中后期的标准。

在这里多说一句,由于飞机提早发明,这让各国对飞机的研究起步都早,目前各国的飞机普遍性能都达到了原时空一战中期的水平。而哪怕如此,意大利凭借多年重金的投入,也比其他国家要好。

至于为什么让法军官兵大惊失色,这是因为df-3型机头上两挺马克沁机枪的缘故。其携带的一千发子弹,足够其对地面扫射十次以上。

至于为什么是飞机而不是飞艇?

原因很简单,法军在早期遭受到飞艇打击之后,迅速研究出高射炮。虽然这不过是小口径炮加长了炮管,但是打飞艇够用了。不过能打目标大速度慢的飞艇,对小巧灵活的飞机就不够用。

而在飞机发动机声音响彻法军阵地之后,爆炸向阵地后方延伸。

此时法军观察哨看到敌人的身影。

“快,敌人进攻了。”

在哨兵的呼喊声中,法军官兵纷纷进入阵地,准备迎接意大利人的进攻。

而军官则要忙碌多了,他一边要指挥士兵防御阵地,一边要注意观察空中的情况。

此时一场激战即将在摩纳哥地区展开,两方的官兵也将展开一场血腥的厮杀。

战火并非摩纳哥地区独有,从海岸线的摩纳哥到隆巴德山口,意大利军队从两国边界南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虽然是全面进攻,但是两国的争夺的尼斯可是以山地为主,这也导致进攻的线路就那么多条。此时两方都围绕着各条通道展开厮杀,其中最激烈的还得是布罗山口。

布罗山口位于索斯佩勒以西直线距离五公里处,该山口是索斯佩勒到莱斯卡雷恩的必经之路,只要到这里,你是前往尼斯还是往孔特、勒旺都可以。

目前在该山口意法两方官兵正在激烈的厮杀。

“迫击炮,消灭对方机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