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核战争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不可逆转的。大规模的核战争使地面上的大量尘埃上升到大气层中,遮蔽阳光,引起了“核冬天”[注1];更别说核武器爆炸,还带来了严重的辐射。
因为缺乏阳光,气温急剧下降,大量的植物因为缺乏阳光死亡,而野生动物,则因为食物匮乏而饿死。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生物链彻底崩溃,只有人类在科技的帮助下苟延残喘[注2]。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形。
在两国混战时,A国发射的核弹,意外炸毁了B国一个隐藏起来的核基地。
这个秘密核基地规模相当大,建有十数个大型的核反应堆,原本是B国的秘密武器,却还没来及发挥用处,就被A国意外炸毁。
B国是岛国,四面环海,核基地被炸毁之后,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注3];更还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经由地下水汇入海洋,随着洋流迅速扩散到其他海域,导致了极其严重的海洋污染。
这一场世界大战,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仅有数千万人,但直接或者间接死于核辐射核污染和“核冬天”的人数,却高达三十多亿。
战争后的五年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动植物大量灭绝,极端气候愈演愈烈,蓝星人口最后锐减到只剩下不到十亿。
而原本生机勃勃的蓝星,在这场战争之后,成为了一片废土。
极寒气候导致地面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他们放弃了地面的建筑,选择住到了更保温的地下。
遭遇了战争的人类终于放下了国别和种族,开始尝试着团结起来重建家园,这便是蓝星联盟的雏形。
这些幸存的先辈们没有放弃家园,他们痛定思痛,放弃一切成见,集中所有力量,开始重建这颗成为废土的星球。
直到三千年后的今天,世上再无国家之分,只有蓝星联盟及其辖区。虽然各辖区仍然存在矛盾和摩擦,但有前人教训在前,谁也不敢再贸然挑起战争。
而大约是核战争留下了的阴影,在蓝星联盟重建之后,研究人员放弃了核能研究,转而研究起来更为安全和环保的反物质能源。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蓝星上反物质能源大行其道,而核能源没落的根源。
阮时青将蓝星的整个发展历程细细看了一遍,脑中有什么呼之欲出。
他想起来在水下梦境里看到过的那颗废弃的星球,也是植物枯萎、满地动物腐尸,天空是铅灰色,看不到一丝阳光。还有远处依稀可见的废弃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