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也没取什么花里胡哨的名字,牌匾就简简单单两字儿——酒楼,时砚亲手写的。

字体飘逸风流,倒是对面县学不少人奔着这两字儿来打听的。

这里位于县学对面的一条街上,客流量十分可观,但进来的人大都是瞧热闹,真正想品尝的人还是很少。

悦娘和舅母柳氏在前头一遍遍跟人解释自家卖的是果酒,不是粮食酒,但很多人一听果酒就觉得不靠谱儿,走之前还要好心劝告悦娘几句:“老板娘,前几年府城也有人宣称自家酿出了正宗的果酒,闹出了好大阵仗。

不少人特意去瞧热闹,结果当场被懂酒的人拆穿,就是给粮食酒里面加了不同的果子而已。

我劝你啊,还是老老实实做生意,那失传几百年的手艺,不是说捡起来就能捡起来的。”

悦娘被气了个不轻,还不好反驳,一上午总共有三个敢于尝鲜的人进来,买了两壶酒,共得了几个铜板而已。

时砚淡定的躺在二楼靠窗的位置看书,悦娘和柳氏唉声叹气的

上来,见着时砚,终是没忍住道:“阿砚啊,要不娘试着去给县城的酒楼食肆送过去些,探探他们的口风?

你爹和你舅舅,可还在乡下拼命的给你酿酒呢,咱家这果酒酿造所需顶多不超过四天,保存也不能多于一个月,这要是卖不出去还酿那般多,怕不是连买坛子的钱都不够。”

舅母柳氏也气呼呼道:“还有些人啊,简直像是故意来找咱家晦气似的,说担心咱们家是新开的酒肆,质量没保证,不敢买,我就让他喝两口尝尝。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人家一口又一口,喝了大半壶,砸吧砸吧嘴,说咱们家的酒不正宗,没尝出味儿!

还叫咱们家不要痴心妄想了,近百年间,就没人真的酿造出真正的果酒,说咱们家这是在骗人!

结果一上午进来三次,回回都要尝两口,简直占便宜没够!

我都要气死了!要不是怕在店里打起来,打坏了咱们家的东西,我两个大耳刮子就能过去!”

悦娘站在窗前,看对面杂货铺子迎来送往好不热闹,羡慕的不行:“咱们家要是能有那一半儿的客人,娘就谢天谢地了。”

时砚透过窗户,看看外面的天色,淡定道:“别担心,很快就有的您忙了,到时候怕是要请两个人来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