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选一所高中,准备考大学。
这是“上上策”,凭陈夏的能力和关系,说句不要脸的话,哪怕高中成绩再差,他总有办法送到大学去的。
要知道现在之江省内的几所大学,哪一所大学的校长陈夏不熟?
无论是越州医院,还是与四季集团各家子公司的合作相关实验室,说白了是大学有求于陈夏,那特批一个招生名额,这也真不是啥难事。
“中策”就是去一家中专类的学校就读。
1988年,中专生的就业是国家包分配的,出来就是干部编制,那也是相当历害的,不像后世的中专职校,唉,好好一盘棋就这样被下烂了。
越州地区的中专学校不多,比如卫校、农校、师范、工业学校,还有一所财经学校。
可是去了这些学校,基本上是不能升大学的,顶多就是读个函授,这就与陈春的要求不符合了。
做为大姐,当初因为家里困难结果让老二没上成大学,她是希望老四能上大学的。
“下下策”就是去香江或者国外念书。
也许在别人家眼里,这是最好的选择,出国留学哦,这可是八十年代所有知识分子和学生们的梦想。
可是陈夏知道自家老四,这家伙成绩太差了,比自己还咸鱼。
这样的人出国去念书,当心连语言关都过不去,哪怕读预科都没用,懒人,学什么都懒。
而且陈老四万一去了国外,没有了大姐这个“核威慑”,那还不天高任鸟飞,无法无天了?
要知道发达地区的诱惑太多了,陈冬又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要学好不容易,要带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陈家内部会议决定,学是让陈老四留在国内,留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最重要。
越州一中校长室门口。
陈夏整了整自己的衣领,看着身后撅着个嘴巴的陈冬,非常无语地说道:
“你呀,别不高兴,多少人盼着来一中上学呢,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而且上高中是大姐定下的,我也没办法改变,所以你只能认命,明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