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他记得他去草原旅游,有一次遇到了带你天气变化,车子陷在了泥里,是路过的牧民,用他们上百匹骏马,扯着绳索,愣是将旅游车子拉出了泥潭……。
他还记得当时大家的心情,是那么的高兴。
有人给钱,有人给东西,牧民都笑呵呵的接了,临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一些他们自己吃的肉干等物,给大家带着路上吃……让他印象深刻。
可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愚昧而野蛮。
“不要看了。“王佐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将他整个人扭了过来,让他看不见对面的情况:“回去吧,这会儿天亮了,你也一宿没睡,去休息一下。”“嗯…。”丁田有些闷闷不乐。
回去睡觉也有些不踏实,王佐他们也都休息,换了一班人马备战,他们这边是守,自然有休息的余地,对面却不同巴穆跟塞斯图已经吵得不可开交,都抽刀子要对着砍了被彼此的属下抱着腰拦着,隔着人墙还不住嘴,对骂的那叫一个难听啊!
“你这只草原上最愚蠢的野猪!”巴穆破口大骂:“自以为是,冲,冲,冲!你就知道冲!冲出去十万人,回来五万,你高兴了!你得意了!”
“我得意?我得意个屁!”塞斯图也不甘示弱的回骂回去
:“你死了两万人,我死了三万!我比你多一万!”
“那又如何?“巴穆非常暴躁:“两万人啊!那不是两万老弱病残,那是两万青壮!”
在草原上,有了牛羊马匹,才能有吃有喝,有了青壮,才能有足够的空弦之士,才能保证自己的部族,不被其他人吞并。
巴穆的巴彦部落经历过太多的危险,所以他们家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自己的部族一定要保证有五万空弦之士,保卫自己的部族,而此次他出来,带了五万,家里就只剩下一万人马,他不得不怕!
损失了两万,部族就剩下四万人马,这个已经是降低了他们的部族实力,他不敢再冒险了。
大冬天的本来就缺衣少食,一旦部族没有了战斗力,就很容易被人盯上。
“我也损失了三万人马!”塞斯图还郁闷呢:“你跟我发什么火?我乐意的吗?我想的吗?我对长生天发香,我就是想打一些草谷!”
打草谷是辽代常见的语词。
辽初,军队出征,“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辽史·兵卫志上》)。
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捕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
继而在草原上流传下来,外族将抢劫汉家边境行为称之为“打草谷"。
他们只是想来打一次草谷,回去熬过这个冬天就行了,何况他们打听过了,去草原上的商队也说了,如今战事已经平定了四五年,连边境上的军需都减少了,何况军队?他们就认为边境军队减员,或者装备不齐,这才冒着风雪跑来打草谷,谁知道才一接战.……还没接上头呢,就被人家用烟火给打了个七零八落!
这事儿找谁说理去啊!
俩人对着骂了半天,差点将整个大帐都给掀翻,最后才气呼呼的坐下来,泾渭分明的用了一顿简单的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