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二)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823 字 6个月前

或许,应该“感谢”这些早期的贸易开拓者,他们搞出来了一套贸易体系,

而大顺参与一战的结果,并不是重塑了贸易体系,只是取代了“生产者”的地位,仍旧借用了这个贸易体系。

这里面,当然也包括新益州的土豆烧酒。

巨大的利润――历史上,美国和清朝的毛皮人参贸易,曾经达到过一个1500毛利润的惊人利润率,这种利润率指的是买酒的成本、和贩卖过去后买茶叶回来的总售价的比――使得新益州的土豆烧酒行业,完全履行了刘玉的正规近世殖民术的设想。

当维伦德里正式踏入在弓河北岸的新少府城时,引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座完全以烧酒业为核心的工商业城市。

城邑的外围,是巨大的骡马市。

东海岸的牛仔赶着过来的牛马、大顺这几年发展起来的畜牧业,都在城外交易。

而和东海岸交易骡马牛的主要贸易品,就是酒。

进了城门,便能在街道上闻到浓浓的酒味儿。

城内总共被分为四个大区。

码头区。

酿酒区。

制桶等木匠区。

居住区。

这里和刘玉琢磨着靠不断失火再重建而催动枫林湾木材业发展的金山不同,这里的城邑一开始就是严格规划的。

金山可以烧了再建、建了再烧,还能促进金银流通、促进枫林湾产业发展。

这里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军事据点和贸易中心而存在的,又不是金矿区,真要是烧了,建起来比较麻烦。

是以,城邑不大,但却极为工整。

历史上,这个城邑所在的地方,曾发生过非常严重的排斥华人的暴力事件。因为一场天花,据说是从华人区先爆发的,于是这里的白人以这个为借口,对华人进行了打、砸、抢、烧。

但现在,这种事已经不可能发生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至少不会在这里爆发,前线显然会在至少几百公里甚至千里之外。

第一批开拓者,现在基本和北美东海岸的那批先来者一样,成为了这里的上层阶级。但区别是东海岸是以大种植园、土地投机商为主;而这里,则从一开始就掐死了土地投机,扶植的上层阶级全都是搞工商业的。

第一批开拓者也确实过了两年多艰苦的日子。

当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口袋里没有任何存粮、种子被严格看管不准动。

靠着捕鱼、打猎、秋季划着独木船采摘孤米、冬季敲冰找鱼、和印第安人交易肉干、配给制度、衣不蔽体以至于冬天的鞋都是用芦苇毛编的……

就这么硬生生地扛过了两年,毕竟当初老婆孩子都放在了枫林湾当人质,这里完全都是青壮劳力。再者,来的时候如此艰苦,这里跑也没地方跑,回也回不去,而且老婆孩子还在那当人质扣着,即便艰苦,也只能熬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