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三年(六)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320 字 6个月前

朝廷背书、财政部出面:10的年息,活一年给一年。你活十年,你就回本;你活二十年,你就大赚。你要活三十年,那你占大便宜了。p

内克尔本身就是日内瓦的金融家,他私下里给日内瓦的金融家们的许诺,更扯犊子:年息13!p

一共借了五六个亿,问题是这玩意儿,人不死,就得还啊。p

而且,年息13,基本上,在此时的欧洲,那就可以认定,你贪图利息、人家要你本金了。p

总归,要么、赖账;要么,印钱发纸币,或者还债券。p

你要说,他做没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那应该说也做到了。p

但问题是以后咋办?p

金融这玩意儿吧,真挺神奇的。p

法国人来说,约翰·劳的泡沫,也没过去多长时间吧,结果照样入局。p

当然,这是个全球的普遍情况,历史上连满清统治的时候,那都是刚因为租界房地产大开发跳楼一批,不到十年,就又疯狂投机矿业股;炸了之后,最后又居然真的“相信”50回报率的橡胶概念股,最后一波搞出来保路运动。p

当然,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变动。因为一战的战后格局,北美的独立运动被压住了,这里面当然有法国卡在北美没被赶走的因素。是以,卖头援美这种事,自也不存在。p

但是,大顺的飞速发展,大搞基建铁路,立起来个样板。p

重农学派的改革失败,也使得科尔贝尔派想要学大顺:民不加赋,发展基建,不从旧势力那里掏钱,通过发展来解决财政问题。p

于是,还得要钱。p

要钱,又得“民不加赋”,不触动旧利益。p

那就历史重演,养老年金,高利贷集来资本呗。要不能咋办?p

这就不得不说到“东施效颦”的问题了。p

的确,包括说刘玉当初的扶桑移民和黄河改道,集来资本的公司,直接取名“泡沫公司”。p

看这名字,就是在致敬约翰·劳的密西西比泡沫。p

许诺高息。p

但是,泡沫没炸,因为扶桑真的金山银山。p

那之后的李欗大基建,走的也是一样的套路。p

许诺高回报。p

吸纳资本。p

最后也没炸。p

但是,泡沫没炸,那是因为……之前说的一大堆因素。p

大顺的劳动力不缺。p

大顺的私有制早已确立。p

大顺的对外扩张为造就了大豆市场。p

大顺的松辽分水岭以北适合种大豆。p

铁路一修好,就立刻具备了“资本主义”的完美条件,土地迅速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要素中的生产资料,迅速增值。p

所以,最后泡沫没炸,也把本息都还上了,还带动了大顺的一波快速发展。p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些“条件”上了。p

大顺有的,法国没有。p

光看着西施捧心,大家都说,捧心好美。你东施也学,你也不想想,人家说的是捧心好美?还是西施好美?p

光学捧心,不把脸弄成西施那样,是没用的。反倒惹人笑话。p

刘玉那一套是啥?p

等于是把北美的金山银山这些国有资产,低价卖了,保泡沫没炸。p

李欗那一套是啥?p

等于是把松辽分水岭以北的两亿亩可开发的国有土地,低价卖了,还了利息和本金。p

那你法国卖啥来保这个泡沫不炸,还的上利息和本金?p

土地?北美的土地?p

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关系。p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土地,能够成为资本;而没有这个条件,这些土地就只是土地而已,他不是资本,也就不具备资本意义上的作价。p

而且,铁路这玩意儿,这又会导致重农学派重新支棱起来——这不是解决了重农学派之前一直头疼的运输问题?既方便了自由贸易、谷物出口;又方便了万一出事,可以调控粮价稳住局面?p

简单来说,就是科尔贝尔派,在看到大顺搞基建之后,东施效颦,也疯狂地搞。p

搞完之后,经济没起来,欠了一屁股的债。当初承诺的那么高的利息,马上就要还不上了……p

这不扯犊子吗?56亿的借贷,按照10、13的年息还,你法国有金矿啊?p

而且,最蛋疼的一点,在于……内克尔拿到统计学资料,有问题。p

刘玉当初在大顺推广牛痘,使得牛痘铺开,解决了天花问题。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人均寿命,提升了三岁左右——包括美洲。当时是靠一百多个孩子,搞了横渡太平洋的借力,搞的用孩子做培养皿,愣生生把牛痘越过了太平洋。p

内克尔拿的统计资料,是他妈的牛痘推广之前的!p

他搞养老年金的借贷融资,数据把人均寿命少算了三年。但凡稍微明白一点保险业,就知道人均寿命少算了三年,对养老的保险来说,意味着什么。p

肯定要炸。p

再者说了,各国的情况不同、条件不同。p

别说此时的法国。p

就是后世……很多国家借钱搞基建,也并不都是发展好了的,一大堆不但没发展起来而且国家破产、欠了一屁股债、甚至年年逆差的呢。p

法国原本历史上标准的先发国家,最后还是搞成了高利贷帝国主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