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不是他自大,以当下国内投资界的情况,即便不考虑价值观的契合度,那些所谓的金牌打手们,还真没几个能让他瞧上眼的——他需要的是善于伏脉千里的人才,而不是以短期利益为驱动的狼兵。
不过麻烦归麻烦,杨铸心里还是很得意的——这种“集群协调作战”的方式竟然是自家兄弟提出来的,想法简直是跟自己不谋而合。
想必,在自己这几年的敦敦教诲下,那个拧巴的方脑袋也总算开了窍,知晓扶贫这事不能单单只靠个人的一腔热情和某人那都快薅出口子了的裤兜了。
嗯,不错!不错!
……………………
花了足足三小时,耐着性子逐字逐句地把三份厚厚的报告看完,杨铸终于绷不住了,头晕脑胀地揉了揉太阳穴后,有些狂躁地把笔往桌子上一丢——丫丫的,你们胆子还能不能再小一点?报告里稍微重要一点的评估结语都不敢写,全是各种各样的数据汇总,你们是打算把我累死?
不过不满归不满,杨铸却也理解下面人的苦衷。
不比于单体商业项目,这种“集群协调作战”的模式,在此时的国内属实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由于里面牵扯了太多错综复杂的资源利益分配,导致随便一个结语不当,未来就有可能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
况且自己这位boss在下面员工心目中究竟被妖魔化到了什么程度,这两个月来,杨铸也有所了解——面对着一个动则挖人心、吃人肉的大魔王,有几个活腻歪的人胆敢冒着被沉麻袋的风险,在没有十足把我之前,将自己的结语和判断呈递给自家boss?
有些牙疼地咂了砸嘴后,杨铸拿起座机给人力资源部拨了个电话过去:“我前几天不是说想招一个助理么,怎么样,这两天有没有合适的?”
电话对面的人事经理诚惶诚恐:“杨总,收到的简历倒是很多,但说到完全合适的人选……可能还得再耐心等等。”
由于有万清漪的案例在前,除非是招生活助理或者行政助理,否则现在所有人都不敢小瞧“杨铸的助理”这个职位,天知道那个幸运儿会不会成为铸投商贸体系内的“第四巨头”。
正是有了这样意识,外加有万清漪作为对标物,因此杨铸提出想要招一个助理后,人事经理在大惊之余,瞬间也在心里把这个职位的标准拉到了天花板——不求新来的助理能达到万清漪现今的这个水平,但至少也得有人家七八成的功力吧?
自家大boss是谁?
手握无数资源与人脉,一句话就能调动数百亿美金的超级大佬,这种人物想要招个助理,那要求能低了?
可问题是……
人家万清漪已经是华夏商圈的头部人物了,不管是见识也好,业务素养也好,绝对是拔尖的——以她作为对标物,哪怕是只要求有人家七八成、甚至六成的水平,却又哪里那么好找?
故而这两天的求职简历虽然宛如雪花般的飞来,其数量不下于400份,但能达到人事经理心目中水平的求职者,真的没有。
听出了电话那头的不安,杨铸自然知道这货想岔了,当即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再强调一遍,我要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业务助理,而不是总经理助理!……这人就是过来帮我梳理和分析文件的而已,只要对方对信息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就可以了,说白了就是个打下手的,你犯得着想那么复杂么!?”
人事经理听到杨铸这话,顿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闹半天,原来真的只是要个打下手的啊,那这事好办!
当即忙不迭地点头:“有有有!杨总,有合适的人选,您看……是由我们人事部直接帮您定呢,还是到时候劳烦您过上一眼?”
瞅了瞅办公桌上那足足两尺高的一堆文件,杨铸额头跳了跳,然后没有任何犹豫:“选三个条件最合适的,统一一下时间,我直接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