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5章 偷听
代王不在宫里的时候, 皇后的病情也有所好转, 恢复后也能打理宫事。
太极殿内皇帝传来旨意, 修缮东宫。
消息传出后, 朝臣都摸不透皇帝的意思,储君未立, 就修缮东宫?
长安城内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此事, 在代王知晓后, 已是四五日后。天气酷热, 她在南窗下习字,一笔一笔写得很认真。
写完后, 拿给君琂过目, 顺势问道:“为何要修缮东宫,我记得那里是太子才可居住的, 难不成皇祖父要立太子?”
“我也不知, 今日的课业算是完成了,出去玩吧。”君琂将纸撩在案上,拿书本压着, 抬眸的功夫, 代王跑到庭院里去。
鸟在枝头盘桓,脚上的链子缠在树枝上,代王够不着, 让仆人搬梯子过来,要自己上去将鸟带下来。
婢女也不敢听吩咐,拿来梯子后, 自己上去将链子解开,鸟立即飞到空中。代王跟着转了两圈,没有够到链子,望空叹气,转了两圈后,落寞地回到君琂身边。
君琂见她过来,放下手中的旧史,让人拿了碟甜点过来。代王吃了几块后,庭院里来人了,婢女走过来,眉眼带着喜气,在君琂耳畔说了两句,就退了出去。
代王好奇,什么事不能让她知道?她也凑了过去,修长的睫羽刮过君琂侧脸,酥酥麻麻,君琂手顿住,往一侧避开,轻声道:“我兄长的妻子徐氏有喜了。”
“有孩子了。”代王明白了,端正坐好,去岁新婚,也该有孩子了。她郑重地点点头,想了想,是不是该送礼谁人有喜,皇祖母在第一时间都会让人去送礼的,多是送些珍品,不送吃食补品。
她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该送礼?”
“可,你想送什么?送砚台,也较合适。”君琂随口道,代王借住府上,送些礼过去也显示她仁义,恰好她出宫时带了几方砚台。
代王愣了下,实诚道:“砚台是送男子的,若是女孩子就不合适了。”
“砚台合适。”君琂强调一句,徐氏所生是君家长孙,砚台也合心意。
君琂重复,代王就点点头,添一句:“我让人回长秋宫去取,宫内还有砚台。”
正好讨些银子出宫,荷包空了也不好,做事多有顾忌。
君琂本打算从这里拿一方砚台,以代王名义送过去,听她这么一说,就打消了,小代王很大方。
次日内侍来送衣裳的时候,代王命他们回宫去取,将自己的腰牌给他,免得长秋宫的宫人有所误会,耽误时间。
将砚台送过去后,代王觉得美滋滋的,日日跟着君琂后面,听她讲课,也未曾将课业落下。
夏日尾端的时候,东宫修缮好了,群臣的心也跟着吊到嗓子眼。
眼下除去吴王与襄王外,剩下诸王资质平庸,各有千秋,也看不出谁更有优势。吴王贬去封地,襄王被囚禁在府,没有这二人,朝臣就不知皇帝是何意思。
思来想去,众人想起宫外的小娃代王,她借居君府多日,皇帝也任由她去,也不想着接回宫,也不像立为太孙之势。
朝堂上迷雾颇深,连带着君文嘉在内,也猜测不出皇帝的心思,唯有默默等候。
自从夜市回来后,代王日日念叨着花船画舫,扰得君琂耳根都无法清净,命人去护城河定一艘花船,选一凉爽之日,带着代王游船。
天气好,河面上的船只也有许多,君府所订的画舫分为两层,二层空阔,雕栏镂刻,四周都是木质栏杆,河风荡漾,带着淡淡湿气,令人心旷神怡。
代王上船就爬上二层,整个人趴在栏杆上,鬓间碎发被风吹得摇曳,一双大眼睛尤为明亮,她朝岸上的君琂挥了挥手,示意她快些上来。
君琂淡笑,随后跟着婢女一同上船。
天光明朗,代王远远望去,看不见河的尽头,水天融为一色,辽阔而深远。
代王觉得踮起脚也看不到尽头,眼睫微微一眨,天真而童趣,指着前方:“姐姐,那里通往何处?”
“很远的地方。”君琂面生涟漪周遭船也变多了,缓缓游过,而这艘船漫无目的地在河面上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