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骄阳也不觉得酷热,反高兴得手脚不停。远处凉亭内的穆凉在与管事说话,南城内大半良田都是林家的,以前分家的时候,分了些许给庶出的子弟,但主要的部分依旧在嫡出的手中。

南城的田地都种植粮食,一者自用,二者卖向各地。

穆凉这些年秉持着林家的规矩,也没有更改,照旧种些粮食,毕竟开国之初,民以食为天。

眼下各地粮食都上来了,她欲将粮食换为棉花,冬季里也可抵御严寒。

她本想着人写信去问林肆,恰好他回来了,顺便商议此事。她指着图纸上数亩良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林家被誉为天下粮仓,总是太过惹眼,今岁不如少些粮食,南城改为棉花,如何?”

“郡主之意是避开锋芒?”林肆略有疑惑,谁不想将生意做大,走回头路的可是第一个。

“眼下储君未定,林家气势过盛,终究是几位殿下想要拉拢的,到时如何选?”穆凉反问道。钱财虽多,却不是善事。

林肆不愿放弃,坚持道:“郡主想的是避让之策,可曾想过,商户本就是最末等,一旦失去有所避让,那么林家可就会成为第二个洛家。”

洛家?穆凉诧异,眼里闪过疑惑,“哦?你如何看待洛家之事?”

“我……一时口快,随意打个比方罢了,郡主莫要多想。”林肆一阵懊恼,低眸凝视图纸,迅速转换话题,道:“ 既然郡主想要改种棉花也可,不如一半粮食一半棉花,如何?”

他的态度太过奇怪,让穆凉心生疑惑,一介商户,怎敢比作洛家第二。

再者林肆为何一口咬定洛家就是无辜的,她试探道:“你见过三王爷?”

林肆点着图纸的指尖一顿,垂眸未高抬,道:“跟过老家主的时候,匆匆一见,与三王爷不相熟,倒是洛卿郡主,说过几句话,被其渊博的学识所折服。”

“洛郡主确实聪慧。”穆凉扫视一眼,未再坚持,点头同意道:“那就先一半的棉花。”

“好,我即刻吩咐下去。”林肆将图纸收拾好,匆忙离开。

穆凉心中的疑惑不减反增,林肆与洛家是否有渊源?

不可能简单凭借一面之缘就出面袒护,再者林肆平时行为言辞都极为谨慎,不可能为洛家说好话,只怕林家还有她不知道的秘密。

林放的旧事,或许只有父亲知晓,她让人看好林然,自己回书房写信。

后院池塘围着的都是婢女,闹了小半日,引来了西院的林湘,她小心地靠近着林然,低声道:“阿姐要做什么?”

“种荷花,种莲花,明年就能采莲。”林然兴奋道。

林湘眼前也是一亮,“我也想玩。”

“可以,那么大的池塘,你玩就是了,我要去温习功课了。”林然拍拍小手,玩得开心就好,也不能忘记功课,不能让阿凉生气。

她想着就快速跑开了,林湘看着她的背影叹气,阿姐整日快乐,性子看着好相处,一句话说不好就会生气。

婢女也跟着散开了,只留下她一人待在池塘旁,她待过片刻也跟着回西院去了。

西院里是张菱母女居住之地,除去伺候的婢女后,鲜少也不会有人过来。院子里有独立的小厨房,平日里也不会和主院有所冲突。

林湘回去后,张菱正在与铺子里的管事挑选料子,夏日里都喜欢轻薄的纱衣,张菱选了几匹上好的布料,唤着她过来:“你喜欢什么颜色?”

“阿娘喜欢就好。”林湘对这些无甚兴趣,坐下来也不去看那些艳丽的布料缎子。

张菱也就不去管她了,素手挥了挥:“那就都留下,去账房拿银子。”

管事一听,眉开眼笑,“好、好,小的这就去,姨娘还缺什么,记得让人去唤小的。”

“知道了、知道了,赶紧下去吧。”张菱不耐她这幅趋炎附势的模样,这些人在她面前一套,在穆凉面前更为卑躬屈膝,看得还是林家的银子。

她摸着柔软的缎子,将自己早就选好的挑了出来,给林湘留了一匹,吩咐道:“你给你舅父他们送过去,悄悄的。”

“阿娘怎地又送布料,您这样做,旁人看见会不高兴的。”林湘不大乐意去,舅父一家仗着林家在外面做生意,处处占着林家的光,口中说的却不是好话,她就不想过去听那些恶毒的话。

张菱伸手就敲了她的脑门,“你不接济你舅父,指望林然那个小杂种?我告诉你,你是庶出的,她林然也是的,不过是被夫人抱了过去。没想到,抱过去没几天就克死了夫人,没到一年又克死你爹,扫把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