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赵浮云,她令穆家旧将紧紧看守着,若有异动,会直接动手。
穆凉本就不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子,腹内诗书好,并不代表她就会如其他女子般行事心存良善,当年能杀了苏昭,这次也不例外。
林然想要将赵家连根拔起,就怕新帝不会相信,反给了赵浮云喘息的机会。
赵浮云一死,赵家也是一盘散沙了。
事无巨细地安排下去后,林然又踱步回来了,婢女将补汤奉上,她瞧了一眼黑乎乎的汤汁,“这是汤还是药?”
婢女道:“自然是汤,也放了些药材罢了,夫人吩咐要喝下的。”
林然抿了抿唇角,沉着脸喝了下去,苦得脸都皱在一起,这哪里是汤,分明是放了黄连的药汁。
喝下补汤后,她踏着步子去找穆凉。
一日间的日子就在指尖划过去了,也是相安无事。
新帝迟迟未曾任命金吾卫统领,王简三人轮流换岗,恰如林然所猜测的那般,新帝多疑且手下无能将。明皇在位时平衡都被他打破了,三军出现混乱,任人唯亲,金吾卫内斗成灾。
直到七夕,江南也未曾传来捷报,新帝高枕无忧,只当前线战事焦灼,信阳无力回天,听信臣僚之言,欲征兵等待信阳大败之际,直接将其擒拿。
届时,再无人敢拥兵自重,威胁她的皇位。
七夕时,林然腰间的伤口痊愈,长乐邀她去浮云楼观赏霓裳的新舞曲。
若在以往,林然必然应了,做一番样子给外人看,但穆凉回来,她不能丢下她一人,便将长乐拒绝了,带着穆凉去市坊玩。
穆凉人在洛阳城,对孩子有所牵挂,又不敢着人去看,内心煎熬,林然也有所察觉,在府里也不敢提,免得勾起她的伤心事。
七夕夜,满城欢欣,巡防驰禁,不少郎君佳人假面出行,光鲜亮丽的衣袍甚为热闹。
林然在府里亲自做了一洛神女的面具,鲜亮的色彩让穆凉的心情也舒缓几分,戴着之后,无人识得她的模样。
今日欢腾,不少人聚在一起玩乐,投壶、放灯、猜谜。
两人牵着手漫步而走,穆凉手中多了盏水灯,牵着林然往护城河走去。
去时,河面上飘了星星点点的水灯,顺河而下,波光盈盈的水上繁盛似锦。再往前看去,就是无数画舫,彩带红绸,时不时地传来丝竹清音。
穆凉的水灯中放着一张花笺,不知写了什么,林然想去看一眼,都被穆凉拒绝。
好奇心跟了一路,到了护城河,穆凉将花灯点燃,放入水中,林然站在身后,瞧着水灯缓缓而去。今夜风不大,应当不会被吹翻。
直到水灯没有影子了,两人才回身,林然缠着穆凉:“阿凉,你在灯里写了什么,有我吗?”
“你觉得呢?”穆凉温和一笑,风漾过,撩起鬓角几缕发稍,眼眸中更是星火盈盈。
林然不自信,“肯定没有我,是你日夜牵挂的人。”
“嗯,吃醋了?”穆凉侧眸,就瞧见她委屈的神色。
“没有,同她吃醋,就是同我自己吃醋,我没有那么小气。”林然摇首,她看得开,阿凉舍得将孩子丢下,她也不能不识趣地去胡思乱想。
“难得你这么大方。”穆凉又是一笑,回身去看着河面上没有踪影的花灯,不知顺水飘去哪里。
林然就只是好奇,既然阿凉说了写的是孩子,也不必再问,她走了几步,想起不对,道:“你说新帝日日盯着你我,会不会去截住水灯?”
晚风习习,扑面而来湿润的气息,穆凉被她提醒后也未曾在意,“截住也无妨,花笺在水灯中,等到截住,早就烧了,无需在意。”
林然这才放心地同她一道回来,河面画舫却是一番和乐之景,今夜长乐未曾出门,躲在府里与秦宛快活。
秦宛出宫数日,依旧没有自由,能与长乐日日相见,共寝一榻,也是她多年前就梦寐以求的事来。
廊下挂着从坊间买来的彩灯,秦宛随意提了一盏去府里池塘,将手中的莲花水灯放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