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虞总开会都笑眯眯的,之前对你花了那么多钱搞特效的几个人,这次开会都要把你吹上天了。”陈若的语气不免得意,“他们今天还说一定要推出第二部 ,推行神话宇宙项目,还准备联系数字光影长期合作。”
这可再正常不过了,《长生》的总投资就花了两亿四千万,其中特效费用一亿八千万,这数据传出去都能让人傻眼,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电影,能做到这个效果也算是值了。
他们还打算在中后期陆陆续续放出《长生》的电影相关资讯,这个超高投资额自然也是要拿出来炒一些热度。
虞清嘉已经可以预见接下来国内可能会大量开发投资特效片,《长生》的投资额某些程度上也能打消大部分投资人的念头,防止他们进行不理智投资。这可不是一两百万,而是动辄上亿的资金,特效本就是烧钱的项目,如果投入的资金不到位,可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部 可没那么好做。”虞清嘉一想到续作就头疼,前段时间为了这个项目,她都和庄鹏他们忙活了许久,现在还趁着接采访一类的工作来喘口气。她转移话题道:“还有别的什么事情吗?”
电话那头的陈若说了句没事,又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能不能做一次文化输出,我还挺希望能看到那一天的。”
虞清嘉轻笑了声,“一定会有机会的。”
谁也没想到这个机会来的如此之快,就在《长生》上映一周后,口碑彻底燃爆,累计票房已经突破十二亿。院线已经尽力增加《长生》的排片量,就连《梦游记2》的排片量都被削了一半让给《长生》,其余的几部电影就更别说了,排片量加起来都不超过7%,可在这种情况下,网友们仍旧喊着买不到票。
这完全是因为现在的影院数量、银幕数量跟不上,《长生》现在每日票房涨幅已经是现阶段电影市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绩,它
言归正传,《长生》在国内的火爆烧到了国外,刚上映一个星期,星辉就已经将《长生》分别委托给日韩地区代理发行,并已经引起了相当可观的关注度,这倒没有出乎虞清嘉的所料,毕竟这电影在日韩地区也不会有太大的文化壁垒。
真正让虞清嘉意外的是,那位买下《造星计划》翻拍权的海登影业打算买下《长生》在北美地区的发行权。毕竟《长生》能够在国内获得这样惊人的票房成绩,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因素在其中。这种文化因素放在国内是加分项,放在北美地区那就是减分项了,因为涉及到华国特有的神话体系,而这是他们不了解的。
后来在交流中才得知,海登影业是《梦游记2》的片方,他们原本对《梦游记2》在华国的票房非常有信心,一开始《梦游记2》表现的的确惊人,可上映一周后票房就开始大幅度缩水,调查后才发现是同为特效大片的《长生》抢走了《梦游记2》的风头。
但海登影业可不是头铁的傻子,他们只看重利益,在看过《长生》并发现它是星辉出品的电影后,海登影业的负责人便立马赶来星辉准备买下《长生》北美地区发行权。
星辉可不是硬要把钱往外推的傻子,说句夸张的话,《长生》要是在北美上映,或多或少也能算一点文化输出,这样的好名声谁不想要?是星辉也不会蠢的让对方直接买断发行权,而是同样打算以代理发行的方式委托给海登影业。
两方僵持交涉许久,最后在《长生》上映第十天,总票房持续增长突破十七亿的时候,海登影业接受了星辉的条件拿下《长生》在北美地区的发行权,星辉能拿到《长生》在北美地区总票房的25%,这和《梦游记2》在国内上映时海登影业能够拿到的票房分成比例一样。
《长生》本就是近日网上最热门的词汇,其即将在日韩、北美上映的消息自然“逃不过”网友们的眼睛。
「虽然没指望《长生》能在海外取得多好的票房成绩,但这么快就能在海外发行已经很棒了,国内去年在北美地区上映的电影也没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