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容止露出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景城,你长大了。”
由于朝廷近期内的举动,江南不少豪绅世家都受到牵连,民间也渐渐起了一些流言。
不过波及范围较小,百姓不过拿来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未引起多大的骚动。
严州作为江南水运的交通枢纽,码头驿站等地最是热闹,过了中秋,江南的天气渐渐开始转凉,这里却还是热火朝天的氛围。
李疆坐在角落里,低头沉默地吃着自己带的午餐,传入他耳中的是工友们热烈的讨论声。
除了帮沈记杂货铺送货以外,他平日也会在码头驿站等地做脚夫和帮工,而这些地方也是消息最为灵通之处。
“我刚听从禹州过来的客人说,刘家的人旁系被提审了,抓了好几十人呢。
看来先前的传言是真的,朝廷这回应该是下定决心要好好修理一番这帮江南豪绅了。”
老杨头总是能得到第一手消息,今日果然又是他先打开了话题。
大概是由于小儿子在林下书院读书,这老杨头长年耳濡目染,对事情很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老杨头,上回你也这样说,结果还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虽然抓了不少当官的,但真正伤筋动骨的豪绅也没几个。”
江南百姓富庶,学风鼎盛,除特别偏僻的穷乡僻壤以外,城镇中的百姓很多都读过书识过字,便是这些脚夫帮工也比一般的人多些见识。
“上次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也打击了那些豪绅的气焰,否则这几年我们的日子能好过这多吗?
再说了,这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见识短只看到了表,人皇上养了那么多官老爷,想得肯定比我们深,没准就分这两步走呢。”
因着他小儿子是因皇家办的林下书院才有书读,老杨头对朝廷、皇上以及长公主十分推崇。
江南地区百姓又苦豪绅世家日久,除非是利益相关人士,否则都对朝廷打压他们的事十分乐见其成。
“话都被你说完了,这回还不成,你就说分三步走。”
“那朝廷想打压他们总是没错的,听说这回的大人虽然年轻,但办事雷厉风行的。
先前就是从咱严州去的禹州,这才几天呢?悄无声息就把人给抓了。”
“这我也听说了,不就前几天的事吗?还是咱码头坐的船,知府亲自送的。
我亲戚在衙门办事,那一天乔装打扮混在人群里被我瞧见了,后来才知道是知府大人微服私访呢。”
“我听说刘家有人在京当官呢,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大人顶不顶得住。”
“哎,人背后是皇上,哪儿能顶不住?咱们皇上又不是前朝那些昏君,还能被这帮人倒逼着杀了忠臣吗?”
“得啦得啦老杨头,再说下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和皇上是亲戚呢。
我看这些豪绅也没那么不堪,咱们江南这般富庶,不还是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嘛。”
“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儿子说咱们江南富庶主要还是因为地理位置……”
老杨头一提到自己的小儿子便是满脸骄傲,虽然所谈论的事与他切身算不上有多大的联系,但丝毫不影响他与他人争论的热情。
李疆由于是从北方南下,与当地人语言不通,甚少参与讨论,也不太与人交往。工友只知他妻子早逝,如今带着两个儿子。
就在这些粗人趁着休息时间聊得热火朝天之时,突然有个小小的身影朝着码头的方向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叫着:“爹、爹,你快去看看啊,哥哥和人打起来了。”
男孩的声音大部分都被码头的嘈杂掩盖,但李疆还是第一时间站起了身,扔下了手中的食物朝着小儿子跑去。
“虎子,发生什么事了?”
虎子跑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看到父亲又是着急又是委屈:“爹你快去看看吧,哥哥遇上了小沈掌柜,然后、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