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大前年,宋秋娘病了。
这病来如山倒,一下子就起不来了。
老袁氏将家里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请大夫抓药,却都不够,便拿着借据往蒋家去收银子。
但蒋家一听人病了,却是左推右推的,这般告穷,那般哭苦的,就是不拿银子来。
老袁氏多说了几句,那真是两兄弟两妯娌齐上阵,唱红脸的唱红脸,唱白脸的唱白脸,将老袁氏硬生生的气走了。
没办法,借据要不到银子,家里也没钱买药了,老袁氏只得四处去借。
可外债借了一大堆,宋秋娘还是没能熬过,不到一年就撒手去了。
老袁氏又借了一大笔银子,给儿媳办了身后事。
那之后,家里的日子就更难过了,祖孙俩相依为命,又欠着不少银子,老袁氏咬着牙,还去盘石镇前头的木料场扛了几个月木头,累得人都瘦了一大圈。
又典卖了家里的一些旧物件,再加上接生的钱都省吃节用下来,这才将外债都还清了。
可这日子刚见点阳光,年上宋秋又病了。
家里没有钱,老袁氏只觉得一片昏暗,只好又拿着借据往蒋家去。
可这么些年过去了,蒋家更是不认账了,直接就说那银子明明是还了的,还说老袁氏不要脸,又来要。
没办法,老袁氏不受这个气,咬牙回来,转而又开始借钱。
幸得佛祖保佑,将“孙女”还给了她,这才撑住了她一口气,让她也活了下来。
可蒋家真的没银子?
竟又上门来哭穷。
让宋秋怀疑这两人是不是又想上门来借钱。
她根本不信胡氏的话,所谓恶有恶报,蒋家起初日子不好过,人口又多,她大舅二舅是都出去找工做了。
后来大舅是瘫了二舅是手废了,但那都是给东家做工伤了的,她可是听说赔了银子的,起码也有几十两的。
所以,这些年是明明有银子,可就是不肯拿出来,当年她娘病了,大舅的赔偿银子就到手了,今年她病了,二舅的赔偿银子也在手里才对。
但有银子,却就是不肯拿。
这样的事,是没办法叫人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