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优秀的儿郎不愁娶媳妇啊。
她家曼娘,什么时候才能相到合适条件又好的金龟婿哟!
院里,李杨被全家上下拉着好一通看又好一通问的,差点招架不住,抽得空隙来,才赶紧介绍了孙诚三人。
只顾着高兴李杨回来的众人这才看到孙诚三个,老邓氏不笑道:“好孩子,都是好孩子!还没吃早饭呢嘛?梨花她娘,赶紧的,去厨房下几碗面条,多卧两个鸡蛋!”
“好叻!”陈氏应着,当下系了围裙往厨房里去。
苗氏后头进来也跟着去帮忙。
面很快煮来,李杨四人吃了。
黄忠就道:“杨哥,那我们就各自回家去了。”
他们三人都是东陵县籍贯的,因为都是老乡,所以在战场上熟悉了后头一起奋勇杀敌,才毫不犹豫的决定跟着李杨呢。
李杨任千户,他们三个的军功一起去了云山千户所那也是任百户的。
李杨便点点头,“行,你们先都回家去看看,七月初一前,还是在我家,咱们汇合了就一起去云山千户所!”
三人都应下,约好来的时间,然后牵了马各自离去。
等三人走了,李杨一家人才坐下来好好的说说话。
李氏本来忙着去铺子里的,但儿子今儿回来了,她看儿子都看不够,索性今儿也不去了,左右铺子里有掌柜的在,也不担心。
苗氏也知趣,不打扰他们一家子说话,便自个往铺子去了,她领着工钱的,不去上工她自己可过意不去。
枣花和石蛋儿还是留在家的,老邓氏顾看不上,便让枣花带着石蛋儿先去屋里玩着玩具,李冬瓜专门用木头给石蛋儿雕了个木头马,加了底座,摇来摇去的,可好玩了。
正房里便只剩下老邓氏,李冬瓜两口子,李杨和梨花兄妹。
老邓氏上上下下把李杨好一通打量,高兴得眼睛都红了起来,“奶看着长大的娃子,现如今也当了将军呢!你爷爷在天有灵,知道李家的儿孙这么出息,只怕也高兴得呐!”
陈氏在一旁也是喜悦得暗暗抹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