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泉继续捡起地上剩余的布条:“沈大人素来喜欢观石、观星,他之前来过山间寻物制墨,暂住吴村,遇上怪事。回去之后,正逢我在街头算命,沈家下人前来通报吴村怪事,这才使我得以拜见沈大人。于是我决定上山走一遭,一来寻觅他口中所言的好墨,以便日后以此拜祭师父。二来解决吴村怪事,弄清事实真相。他说,若是山间遇到麻烦,便设法联系他。”
吴白突然想起什么,他一拍脑袋,转而对黑黑道:“姐,你记不记得不久之前有一主一仆,来我们村借宿一晚……”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四章 半夏
黑黑也是一怔:“有,次日张皇失措地走了。”
厢泉点头,微微一笑:“他们听了山歌,只觉诡异,这才离去。”
吴白诧异道:“但是,易公子为何在半夜发消息?”
“沈大人有观星习惯,连日如此,夜晚观察,白日里睡觉。最近几日天气阴晴不定,沈大人也是着急,待到放晴,必然会观星。此时,便能看到燃烧的纸鸢。你且看这些柴火,白日里我会燃烟,虽不明显,沈大人若是起了,也会看见。然而今日夜空阴云密布,说不定他今夜没有观星打算,也就看不见了。”
“问题的重点不在这里,”乾清大喊一句,“沈大人说你遇到麻烦时再发消息,可你大晚上的就点什么纸鸢,这是何必?出不去村子,白日里点烟即可,你这么迫不及待做什么?”
厢泉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吴村之事,只怕拖不得了。”
众人一愣。乾清瞪大眼睛:“你又在装神弄鬼什么?”
黑黑打断:“夏公子,不要提‘鬼’字!”
厢泉只是笑笑,轻声,似是喃喃自语:“鬼当然不是世间最恐怖之物,总有东西比它更胜一筹。”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弯腰收拾残局。余下几人都没再言语,可是只有乾清敏捷捕捉到了厢泉脸上一丝忧虑。这一丝担忧也令乾清的心蒙上一层阴影。凭借他与厢泉多年的交情,自然清楚,对于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而言,厢泉的担心从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可能是大难的前兆。
一夜过去。冬日的朝阳升起,夜间的乌云悉数散去,是几日里难得一见的好天。众人睡在厅堂里,昨日的确是惊到了,又睡得晚,故而此时睡得格外沉。
他们昨日都被厢泉那句“鬼当然不是世间最恐怖之物,总有东西比它更胜一筹”惊住了,而厢泉却没作任何解释,只是胡乱搪塞,就轰了他们去睡觉。
乾清在软榻上翻来覆去,眼见晨光照进屋子。待东边太阳升起时,厢泉就早早点燃了柴,让烟雾升起,然后也回来小憩。今日无风,烟雾在冬日寒冷的空气中仍然凝成一道直直的、异常明显的灰白柱子,带着几分诡谲。
阳光洒下,乾清睡不着,他真盼着那个沈大人叫人来救他。
他心存疑虑,干脆爬起来,蹑手蹑脚的披了衣服,想去古屋探查一番。
沐浴着晨光,乾清匆匆穿过破败的房子。昨日厢泉的话让他想了起来,那个手柄是他自己弄断的。乾清说,那个手柄可以打开那扇室内通往茅厕的暗门,而厢泉却嘲笑他说得不对。
也就是说,古屋暗藏玄机。
乾清返回了自己曾经睡觉的屋子,打开柜子取出断手柄,然后匆匆跑了出来。他路过厨房,无意间蹭掉了厨房门口一篮子东西。那东西哗啦啦撒了一地,乾清看去,像是某种晾晒的草药。
“你还真是不小心,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想一个人跑去古屋。”
乾清正慌忙的捡着药,却不想听到了厢泉讥讽的声音。乾清心中更加不快,一个劲的捡着草药:“你不睡觉,出来做什么?”
“你一个人不知情况的乱跑,好不容易捡来的命,还不知珍惜。”厢泉语气平和,也蹲下帮着捡起草药。
乾清一脸不屑:“只是风寒,现下只是偶有鼻塞,已经无碍。我的命金贵的很,怎能随意丢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厢泉冷笑:“莫急,今夜再说不迟。”
乾清听得一愣:“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估计事情不能再拖,若是今日沈大人不派人来,咱们只好自己试试看。所以,你最好休息休息,傍晚动身。”
“你倒是把话说清楚,你这样不明不白的真是活生生遭人厌烦,谁能忍得了你这样的怪胎?”乾清猛然站起来,气愤一脚把地上剩余的草药踢开,仿佛那是易厢泉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