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

所以你们就懂我当时看见牛顿那个纪录片里说他拿锥子戳自己眼睛那个事迹的感受了我真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救命,怎么这种人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啊!!第二个让我大为震惊的就和数学知识稍微有点关联.…不是这种朴素的花痴情绪了

我当时在一本书上看到作者有引用牛顿的原话∶"即便是最微小的错误在数学上也不能忽略""这些极微小的数字碎屑是如此接近于0,所以可以放心地忽略他们"我兰时的心情就是我.草。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当初sb一样觉得牛顿的力学知识初高中就学了所以相对不那么高深,他在当时提出是很厉害,但现在随便一个大学生也掌握了等量的知识.…..等量个屁!

刚网那段话眼熟吗?!眼熟吗?!我就问你们眼熟吗?!

我当时看到都震惊了,多少人挂了的实变函数—(断句)的核心思想(思想,just思想,还是说是测度论思想?说真的这几门课我就只记得个大概……反正你们意会我当时的震惊qaq),牛顿一开始就已经具备了这个想法,而且就是随便提提,这段话是他拿来跟云里雾里的人解释无穷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他的脑子真的跟一般人不是一个构造,我们需要学需要违背自己的直觉去学的很多东西,他会觉得---就是这样啊,还能怎么样啊?

而且怎么说呢,微积分对当时的人,或者说除牛顿和莱布尼茨以外的科学家来说,就是有多云里雾里呢?他们就当微积分是个工具,非常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量子力学——"我不懂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理解这到底讲了个啥,但我知道这玩意儿可以用,根据这个理论我们造了很多东西,就可以了!"

就因为这个我一直蜜汁相信量子力学在数百年后应该会进学生的基础课本()然后如果大家不个意的话我还想讲一下加速度相关

这篇文章里,我设定海勒维伦是个天才,他发现了波义耳定律,自主制造出了望远镜,但这些还不够天才,真正说明他是天才的设定是在黎曼即将离开乌朗时,去见他,然后他跟黎曼说了他关于加速度的思考这是真正的天才

加速度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概念,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加速度是一个二阶导的概念十六十七世纪,别说加速度了,瞬时速度都是个难题

这里解释一下瞬时速度为什么对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家是"不可名状的恐怖"

瞬时速度顾名思义,就是一瞬间的速度,当时比较容易想到的求瞬时速度的办法就是拿一段比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比如十分钟内的平均速度,那既然用了十分钟的平均速度,我是不是用一分钟的平均速度更精确啊,那确实,继续,那我用一秒钟的平均速度,那我更短,半秒钟的平均速度,那我就半秒的半秒的平均速度…….这里可以看出来,瞬时速度的这个瞬间,在数学上是和无限关联的当时的人多恐惧无限这个概念我48章还是什么地方应该说过了

总之,瞬时速度对于当时的科学家都是大难题,想想就觉得脑子要炸了的那种瞬时速度是一阶导,而加速度是速度的导数,二阶导

这意味着什么呢?凭直觉,凭对数字的敏感,或者不管你凭什么,都是很难抽象出加速度的概念的伽利略通过实验和他的思想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里,位移是某个常数乘以时间的平方

我跟你们说,这个公式已经是究极跨时代的了,我虽然在前面说几秒几秒啥的,但是伽利略那会儿,大家一般不会把t当做一个变量看的,时间这个东西,大家不太把它放到脑子里当成一个量思考,伽利略牛就牛在,他可以数秒(对不起我不知道没有秒这个字该怎么说这个技能),就是你们看过柯南吗?有一部剧场版,步美可以通过自己的心跳精准教秒,伽利略就有这个技能,这让他思考实验结果的时候比别人多了个角度

伽利略,牛b哇,但是他数据都列好了,发现了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但他没有发现自由落体的速度公式,也就是v=gt

这就能感受到加速度当时是多么反直觉的一个存在,这个二阶导在人类脑子里的难以理解程度类似于虚数——这他妈的什么啊?意义是什么?大概就是这样

但是有了微积分,加速度就可以被抽象出来了

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现在看上去都是一个知识点的,但在当初是个巨大的跨越海勒·维伦我给他的客观条件肯定是比伽利略强的多的,写太复杂对我的脑子是一种负担首先,这个世界有时钟,不用他自己发明,其次,黎曼给他提供了微积分工具

不过他这个角色有个很大的限制,就是他数学一般,或者再精确一点,他对几何是真的毫无感觉,所以开普勒定律是不可能靠他来的,开普勒我会额外设置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必须是究极的几何派才能做到开普勒做到的事

开普勒这个人也很牛,他没去搞行星背后的原理,他是靠一腔热忱,无比热忱地相信着上帝一定是用某种几何模板创造了行星的轨道,然后开始了他神奇的一生,他是靠数据和无数次的试错硬堆出来的结论,j也不能带图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的脑回路多神奇,就是他不太靠那种物理学的逻辑推理,专心想着这个在几何上是美的和谐的所以轨道该长这样子,和数据对不上那我就再找其他的几何模型,非常让人目瞪口呆

牛顿则是那个想出万有引力理论并靠微积分证明万有引力理论和开普勒定律之间的关系,帮他解释这背后是为什么的人,为什么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为什么行星的运行速度不均匀,这个其实更让人目瞪口呆

而且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这只是他本人的说法,牛顿说自己先用微积分完成了这些证明,然后为了让世界上的其他人接受,采用了古典几何公布,考虑到他当时确实已经发明了微积分,而且如果用上微积分的话,确实会简单很多,正常人都会这么选,所以很多人相信这个说法,但牛顿从来不是正常人,随着对他的研究进展,目前存在另一种说法,就是他说这话完全就是为了气莱布尼茨,因为没有任何证据任何草稿表明他私下推导的时候用了更简洁更易理解的微积分方法而不是就是他发表的那本过于晦涩导致难以理解的《教学原理》

他从一开始就是几何学高手,他完全可以用这种仓管级武器完成这场战役

至于其他人看不看得懂,看得懂的人又看得多费劲,关他什么事?他愿意出版《数学原理》都是靠哈雷的苦苦哀求,我愿称哈雷为古往今来第一编辑

顺便一提引力这个概念在当时多么难以接受(我用的词是接受而不是理解,理解是另外的难度),这里我要介绍另外一位超级天才——莱布尼茨,莱布尼茨也是真正的天才,和牛顿这种一开始就是几何学高手的人不同,莱布尼茨最初是一个文科选手,后来才学的教学,然后一学就创造了微积分,牛b哇,但是这样的莱布尼茨对牛顿的物理学论点嗤之以鼻,他觉得牛顿数学真的强,他构建的这个万物运行模型真的精巧,但不妨碍他觉得他在扯淡,就是说即使是真正的天才也不是全都能接受引力的我们倒是很能接受,但只是像接受事实一样接受这个理论

至于理解,甚至牛顿本人,这个自负到认为自己是另一个耶稣的人,对引力也展现出了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谦逊态度一"我不愿假装知道造成引力的原因为何,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思索它"

"对于我们来说,知道引力确实存在,并根据我们已经解释的定律运作,可以充分解释天体与海洋的所有运动,这就已经足够了"ps.众所周知,帮他完成了这部分解释的人是爱因斯坦我重新看了一遍,感觉这段可能不好理解

牛顿的原话∶"即便是最微小的错误在数学上也不能忽略"""这些极微小的数字碎屑是如此接近于0,所以可以放心地忽略他们乍一看,好像能得茅盾文学奖

那么这里必须提到我们数学系经典笑话(?)我太久没讲过这个笑话了可能讲出来不好笑()

就是如果,你用绿色油漆刷墙,只刷墙上的有理数点,那么你的油漆消耗了0草怎么被我讲出来完全不好笑啊!

但是这个笑话就是为了说明一个事情,就是有理数集的测度为零

我学实变函数那学期,学完之后是啥都没记住,就记住了这个和"几乎处处"(说起来我实变函数

十多呢.我日经作

满章了,毕竞我是真的啥都沿懂)

反正我当时觉得这个东西老牛b了,感觉哇,三观震荡,印象深刻

所以我当时看见牛顿那句话超级震惊……搞什么啊,我觉得三观震荡的想法在人家那里怎么跟吃饭喝水一样……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当时翻开了一本书,里面这么评价-"牛顿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有才智的人""他在智能上超过了全人类"

这本书不是关于牛顿一个人的,而是包含了很多很多数学家出于多年辩证法的训练,我下意识觉得∶

啊.…太绝对了吧……那不是还有爱因斯坦等人吗……感觉怪怪的

而且因为牛顿的引力理论实在太贴近我们每一个人,这种已经快变成吃饭喝水一样的理论,很难让人发自内心地称赞,他在智能上超过了全人类

但是随着我对牛顿的了解越来越多…….我觉得这句话或许是对的,我很喜欢看人物传记,尤其是那种科学家的传记,里面会描述他们的很多想法,至今为止牛顿依旧是让我最震撼的人(当然我的观点不重要,只是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个一个艾萨克爵士的忠实信徒而已)赫胥黎称他没有进化的空间,我很赞同(ps.这不是句好话,其实是为了说牛顿这个人拥有至高的天才,但也没有任何情感和任何值得拥有的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