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过时的描述,但感受很真实,的确是这样的。
“找谁?”康老师问道,她的声音是习惯性的严肃,任何一个人,在面对了一群猴子一样的毛孩子几十年后,都会养成她这样说话的习惯。
“康老师,我找您。”闫云书回答,他自我介绍道,“我是闫云书,您以前的学生,我来看看您。”
“看我?”康老师调整了下眼镜,从那雪亮的镜片上面看人,似乎有些疑惑,皱了皱眉,问道,“你叫什么?”
“我说,我叫闫云书。”他重复道,这次他放大了些声音,防止对方再听不清。
“哦,是你啊。”康老师点了点头,脸上是一副来不及切换的,略有些不知所措的神情,面对学生的时候,她的脸上惯用那样的严肃与凝重,面对陌生人,她则会尽力表现出能代表学校面貌的友善与和蔼,但面对这样一个不是她学生但也算不上陌生人的人,她不知道自己的脸上该摆出什么样的表情出来。
于是,她只好在原本那样严肃的样子上加上了一丝或许只有她自己才能察觉到的微笑。
“坐吧。”她说。
闫云书看着这表情、听着这话,甚至产生了一种被叫家长了的错觉。
“你是哪一年的来着?”康老师放下了手里的笔,站起来要给两人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