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怪鸟

寻鼎 朱砂 2798 字 3个月前

“总之,先去那几个网鸟人家里问问吧。”管一恒只愁了一下,就又定下了心,警察办案都是如此,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是在做着无用功,但线索也都是在这些无用功里一点点整理并完整起来的。这个时候急是没有用的,只有实打实地去做事。

翠屏山是邙山最高的山峦,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但因为疫情就从这里发生,虽然季节正好,看起来却有些冷清。小警察带着他们径直进了当地派出所,找到了一个姓王的年轻小警察:“这个是我高两届的师兄,之前我还来他们所里实习过,那些人的情况都是他跟我说的,这一带他都熟。”

警察小王不愧是大了两岁,看起来比师弟可靠多了,管一恒一问,他就能报出一篇资料来:“……没错,那九名游客都是在当地小饭店里吃过野鸟肉的。他们是一个旅游团,当时分散活动,这九个人就跑去吃了野斑鸠,之后发病,有一个人是个什么硕士,懂的比较多,怀疑他们是得了禽流感。他没承认吃了野鸟肉,只说在饭店里见过捕来的野生鸟。”

“其实就是吃过。”小王嗤之以鼻,“不吃的话,去饭店厨房看什么?不过医院已经说了,他们不是禽流感。”

“那饭店里的工作人员呢?”管一恒立刻问,“他们有没有发病的?”

“有。”小王对答如流,“之后饭店里大部分人都病了,全是鼠疫。我们已经把那家饭店查封了,他们那厨房卫生不行,有老鼠,所以才染了鼠疫。”

管一恒看了叶关辰一眼。他可不认为这个饭店里的人真是因为厨房卫生不行而病倒的。厨房里有老鼠恐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时候突发鼠疫,只是一个巧合而已,真正的发病原因,估计还是那些野鸟肉。

“那么你们去查封饭店的时候,厨房里还有野鸟吗?”

小王皱起眉头:“不是我去厨房的,所以不知道。”他精明地猜到叶关辰下面想问什么,便主动说,“不过那天去检查厨房的两个同事后来也病了,都在医院里。”

检查完厨房也病了?

管一恒立刻问:“是什么病?还是鼠疫?”

“是疟疾。”小王摇摇头,“去检查厨房的时候他们都很小心的。不过后来疫情扩大,我们免不了都要接触病人,所以他们也都染上了。有一个轻一些,估计这几天就能出院;还有一个年纪大了,医生说恐怕……”

管一恒马上做了决定:“能不能让我们先见见你这两位同事的家属?”

病情严重的那一位,家属正好在医院。几天的折腾下来,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连表情都已经木然了,眼睛肿得跟桃子一样,只在听小王介绍了管一恒之后,目光才亮了一下:“是,是有新药吗?能治好老张吗?”

管一恒无法回答。他已经问过医生了,老张入院的时候属于胃肠型疟疾,表现就是腹痛腹泻。按说这种疟疾虽然属于凶险型,却是凶险型中预后较好,死亡率比较低的。但因为老张一开始以为自己吃坏了肚子,拖延的时间比较久,入院不久就昏迷,现在已经只是在拖时间了。

中年妇女大声地哭起来,叶关辰安慰了她很久,才问出几句话来。

“她说老张从厨房里拿了两只野鸟。”叶关辰和管一恒上了车,才低声地说,“是饭店老板塞给他的,请他帮忙疏通一下,少封几天。老张把这两只鸟孝敬了岳父,两人一起吃了顿饭,现在他的岳父已经去世了,是一样的胃肠型疟疾。因为年纪大了,大概从发病到入院也就是24小时的事。”

管一恒立刻说:“去偷猎野鸟的那六个人家里!”基本上,他现在已经能把所有的事情大致串连出一个轮廓了。

跂踵并不是生活在邙山上的,否则疫情早就该发生了,它更可能是一只候鸟,每年、或者每隔几年吧,总之它是迁徙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过邙山。然而总有人偷偷在邙山上支起网子偷猎野鸟,今年,跂踵被网住了,留在了邙山上。

“见则其国大疫”,这句记载绝不是无的放矢,跂踵没有落到网鸟人手中,但已经足够引起一场疫病了。所以引来疫鬼的并不是伯强,而是跂踵;甚至就连伯强自己,大概也是被跂踵的疫气所感才出现的。

之前在邙山上,他们追踪那具瘟尸的时候,朱岩突然发现它调转方向又回来了。因为伯强一同出现,所以大家都以为瘟尸是被伯强所引。其实如果跟小警察的所见所闻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瘟尸调头的时候,正是跂踵飞到山下的时候。所以伯强也罢,瘟尸也罢,都是追随着跂踵而动,只不过它们的速度太慢,没有赶得上而已。

管一恒这个推断,在那几家住户里得到了证实。

因为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这几户人家里全都冷清清的,一股压抑的感觉。有一家最惨,家里大大小小六口人,现在只剩下一个老太太了。

管一恒没忍心去找老太太问话,就问了邻居。邻居也是这六户人家之一,情况比较好的是他们家只死了一个人。一听管一恒问到抓鸟的事,死者的妻子就要崩溃了。

“我早就跟那个死鬼说不要去抓鸟了不要去抓鸟了!家里也不缺这个钱,每年上山警察还要抓……”女人歇斯底里地发泄着,也顾不得承认偷猎会带来什么后果了,“他就偏要去!都是隔壁那姓李的拐带的!”

“前几年不是还出了禽流感,都说就是这些鸟带的病。我就跟他说,别去了,满山乱跑你能逮几只啊,咱们家现在也不是吃不上饭……”发泄了一番,女人略微平静了点,叙述起来,“死鬼不听。说儿子明年就要上大学,要叫儿子去北京,那地方得要钱。隔壁一来叫,他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