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鬼话连篇 青丘 2497 字 6个月前

我们又绕了好几圈,依然没找到这个门牌号,眼看着太阳越来越往下,再这样下去就要全黑了。我们皱着眉头,六子吸了一口烟说:“要不然我们先找家招待所住下,明天一早我们继续找?干脆连着周围的几个村头都找找看看有没有这个二百三十四号。”

我被太阳晒得有些发懵,不过现在就回去真的是说不出的窝火,我宁可在这里住一夜。白翌擦了下汗水,他的意思也是先住下,然后再好好的研究下,如果有必要他们会让我再查一下文件,总之现在我们只有先找个落脚点了。

我们去问了街对面的一个开杂货铺的老人,他看我们一行人没事就在村子里瞎转悠,现在还要问这里那里有招待所心里不免有些疑虑,他看着我们说道:“你们外头来的最好不要老在这村里转悠,你们不是本地人没事就不要待在这里。”

我纳闷地问道:“这是为什么?”

他皱着眉头说:“今天是满月,乔二奶奶估计又要来闹腾了,总之你们要住下也别出去,到了明天就早点走吧。”

我一听这乔二奶奶的事就觉得有些蹊跷,我想要再询问他关于细节的问题,就发现那个前面还在收拾笋干的老太婆一拐一拐地走过来拉住了老人低声地骂了几句,他就闭口不说了,只是告诉了我们这里的唯一一家可以称得上招待所的地方。

我们三人各自心里都非常疑惑,觉得进了这个村子之后,表面上是安逸无事的感觉,但是一细看就发现这里的人都有一些回避,他们貌似对于外来的人十分避讳。不过当时我认为这也只是地域保守的一种心态罢了。

招待所其实并不是给旅客住的,而是当地人多出来的几间屋子。位置在村尾这头,房间是三层民居的三楼,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前面村头的模样。我们进去的时候牙膏牙刷都没有,被单也不知道多久没洗了。我们稍微整理了一下,招待所的主人也不好意思就拿了一些多出来的牙膏牙刷和毛巾给我们,再给了我们三条毯子。

我们倒了一壶茶,又喊老板买了一些熟菜上来。白翌看了看我说:“这样吧,我们再看一次这些密码,小安你做一下心理准备。能看多少看多少,不行我们明天再想办法。”

我哎的叹了一口气,便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就在刚要点开文件夹的时候窗户外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我们都一阵纳闷,透过窗户,发现村民们纷纷地走出家门,手里有的拿香有的拿着锡箔纸钱,在村头那里还有人夹着一个纸扎的人形,和一个纸糊的棺材,棺材做得非常逼真,如果不是看到一个人就能拎起来的话,我还真以为那就是一口红漆棺材。他们敲着锣鼓,把纸人放入棺材然后像跳大神一样地抬着棺材游走村头,有些村民还戴着奇怪的面具,我问白翌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么?他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们看到他们绕了一圈洒了一路的纸钱最后在我们村尾这里把那口棺材给烧了,所有的村民都跪在那里磕头祷告,还有人口里念叨着乔二奶奶走好什么的话。

六子看的有些新奇,他好奇地说道:“这种祭祀方法和过去的傩逐非常相似,这种地方变异化的驱鬼民俗还是有共通点的,你们看他们焚烧的时候不停地念词,奏鼓就是一种傩祓的仪式。”

对于傩,我也只是略知一二,只知道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巫术文化,《诗经,卫风,竹竿》有说道: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傩兴于周朝,当时周天子时有冬傩,夏傩之分,非常隆重。《论语,乡党》记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阼:古指东面的台阶)。难道说这个小地方还有夏傩的习俗?不过现在还有傩戏的也就只是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是中国巫术末期和戏曲早期的一种过渡阶段,这里又怎么会出现傩的呢?

白翌摇着头说:“不,这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傩戏,你们看他们与其说是在祭祀,不如说是在驱邪。”

我们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行为,的确更像是驱赶或者送走某些东西,最后焚烧的纸棺材和纸人都已化为了灰烬,他们就蜂拥上去把那些灰烬收集起来,之后迅速地回到家中大门紧闭。

我看的有些糊涂,他们干嘛做那么多怪异的举动,难道这里真的有鬼邪作祟,突然六子倒吸了一口冷气对着我们说:“你们看!那是什么东西啊?”

我连忙向他指去的地方看去,却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我回头看了六子一眼问他一惊一乍的干吗,他有些害怕地说:“不对,我看到了个人影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