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他这般狼狈之状,腾戈眼中不曾有一丝怜悯。

忽闻得大街上一阵铜铃声响,城内宵禁,竟有人公然违扛军令?!却见青石街上人影晃动,旗幡飘摇,约有十数人,手上高举火把,身上穿的是宽袍大袖,走在前面的几人手里捧著莲花金盏,指头取了盏里的水往四方点撒,後面的人抬著一定黄幔软轿,里面坐著的人隐约难辨,只能勉强看到人影。

闻其中一人张口叱声:“奉天地,顺五行,太平道,灵符水,信我者,得永昌!”

这声音一起,窝缩在巷子里的难民马上跑了出来,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求赐符水治病。只见从黄幔之中探出一根九节杖,软轿停下,众人口中高呼:“恭迎天师!”

那轿子上的并未露脸,只听里面传出声音:“信我道者,只需叩头思己罪过,得赐符水饮之,可愈百病,离众生苦!”

“我信!求天师赐我符水!”“我信!我家小儿病重垂死,求天师赐仙药!”难民一拥上前,献上最後的一点财帛,争前恐後只求换取一杯符水。那些手捧金盏的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利落的将金银财帛收拢交与身後之人,而後将金盏中的符水倒入那些伸过来的破烂瓦碗。

其时正当战乱无常之际,百姓流离失所,正是何求慰藉,富人更沈迷於符咒、炼丹之术,黄巾之乱,正是因太平道道人张角聚众而起。虽为诸侯所灭,但受太平道所惑之人仍是遍布青、徐、幽、荆、扬、兖、豫八州,信以符水为仙药。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腾戈站在人群之後,冷冷看著队伍从面前经过,他的眼睛并不看那黄幔软轿,却只盯著队伍後面尾随的阴影。

符水治病,不过是为了广收门徒,惑人耳目之用。凡饮符水,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其不信道,不过是自圆其说的显浅法门。那些未能成形的鬼疫之魅尾随其後,便与食腐的野豺跟在强盗马後一般道理。

有趣。

如此一来,省却了他不少麻烦。

百姓得了符水千恩万谢,目送一行数人远去,然後纷纷散去,然而在队伍之後,一名青年从人群中脱出,跟在後面。他神色淡然,看来不过是走自己的路,但是城中宵禁,只有连官府都不敢招惹的神仙方士方敢横行无忌,而跟在队伍後面堂皇大方的青年则更显突兀。

队伍的人似乎也发觉了後面跟著的尾巴,所谓太平道,说白了就是乱党张角所创,如今黄巾之乱尚未平息,诸侯们腾不出手来理会这些骗人钱财的小打小闹,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公然在邑内宣扬,只是趁了夜色出动。

如今见有人跟随,又是个身穿盔甲的青年,也不知是何身份。队伍开始加快了脚程,偃旗息鼓收了铜铃卷了黄帆,七拐八扭地往小巷里走。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虽然後面尾随的青年看似走得很慢,步履稳健,并没有一丝焦急,但无论他们走得快跑起来了,回头的时候都会发现青年在月下被拉长的影子。

如果他们心里不慌,再看个仔细,会发现那影子,似人非人,似兽非兽。

第六章 钢锋锐,除恶务尽积尸累

软轿绕到了一处宅院前终於停了下来。

腾戈远远停下脚步,并不在意那群人古怪而探究的视线,他看的不是什麽方士,而是在队伍後面逐渐凝聚的鬼疫黑影。虽还未成气候,但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整个荆州城的鬼疫便会被吸引过来。

“你到底是什麽人?!”之前一副普救众生、道貌岸然模样的人抽出藏在轿底的刀剑,指向青年。

然而青年却像完全没有听到问话,打量著他们,似乎在考虑。

“不得无礼!”软轿内传来一声低喝,布幔撩起,走下来一个中年男人,此人衣著光鲜,长须飘飘倒有几分仙风道骨。

“这位将军跟在本座後面所为何因?”

此人自称天师,其实也不过是打著积德成善的幌子,暗处却行无耻之事,只不过他面相祥和,骗得了那些乱世中寻求神灵庇佑的百姓。

可惜在野兽面前,皮囊表相向来是无用之物。

腾戈仍是没有回应,因为他并不觉得有和这些凡人沟通并告诉他们事实的必要,当然,就算他说了眼下徘徊在附近的鬼疫正伺机攀上他们的身体,估计也不会有人相信。却不知这反而坐实了对方认为他另有所谋的猜测。

那天师眼神一闪,再也按捺不住,突兀地闷咳两声,那群人当即凶光毕露向腾戈围过来。然而腾戈依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的视线扫过逼近的众人。

明明是以多胜少,对手更是一个手无寸铁的青年,那十数人居然觉得遍体生寒,连手里抓著的钢刀都有点抖著抓不稳。

然而在腾戈眼中,这些人已被鬼疫俯身,印堂发黑见将死之相。

不等他们操刀扑来,腾戈手中金芒骤闪,十字长刃於指间破空而出,抬手平空抹过,利刃如盘旋转,带出极为利落的一道芒影。

薄喷的鲜血瞬间带走了被凶兽狩猎的人命,当他们回过神来,看到的已经是捧著生死册勾点其名的黑白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