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有人把它当做都市传说和网络谣言……然后,大约也就用了一两年吧,人们终于无法忽视那些失踪案的共同点了。
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门”。
关于“门”的说法很多,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称呼也千奇百怪。又经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开始遵循比较古老的习惯,用“不协之门”这个词来称呼它。
这词在几十年前就出现过,那时没人把它当一回事。一年年过去,这个别扭的生造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地方,先是小众论坛上,后来是主流社交网站,甚至蔓延到人们的生活中。
到了2024年以后,连阿拉斯加小镇上与世隔绝的年迈猎人都开始害怕这个词。他的孩子要跨海离开的时候,他要去反复检查小型个人飞机的门还是不是他认识的模样。
一些志愿者开始走入社区和教堂,教授人们如何辨识“不协之门”。父母不仅会教孩子“提防陌生人”“雷雨时不能站在树下”之类常识,还要多教一项“不要走进从没见过的门”:
不要走进从没见过的、没人帮你确认安全的门。
如果你身在一个很熟悉的地方,比如你的家里,比如天天都去的学校……一旦看到从未见过的门,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走进去。
如果你身在完全陌生的环境,比如户外,新学校,朋友家……在你要走入某扇门之前,一定要和熟悉此地环境的人进行确认。要先确定这扇门是真正的门。
“不协之门”是一种感知现象,而不是真正的道路。它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比如你每天经过一条走廊,从没发现走廊尽头有一扇门;比如你在家中储藏室深处发现一个地道,但据你所知,你家的房屋没有第二层地下室……
甚至,有时它不是以门扉的形态出现的,可能是墙上多了一扇窗,或者衣柜里多了一个出口……那可不通向纳尼亚。
如果你遇到了,一定要无视它,不要好奇,不要走进去。
短短几年之内……以上这些“知识”已经传得到处都是。“神秘”的东西如果出现得太多,即使人们仍然不了解它,它也不太可能继续保持机密状态。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见过这种“门”。就如同,并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枪击惨案,并不是每个人都见识过自然灾害……即使只有少数人经历过它们,大多数人也会知晓它们的存在。
人们理所当然地戒备它,畏惧它,担心有一天它会降临在自己的生活中。
===============================
杰里回到公寓时,零点刚过,他的“三十岁”生日已经不知不觉过完了。
肖恩说过的包裹还在公寓管理员的屋里。管理员肯定已经睡了,杰里决定不去打扰。
他进了门,刚脱掉外套,可能还没过两分钟,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听起来是公寓管理员惯用的敲门频率:力气很轻,但连续快速敲击,中间没有一刻停顿……
杰里无奈地转回身,拉开了门。他以为一定是管理员,所以根本没打开通话屏幕去看——他的屋子有可视屏幕,但他总是把门铃弄成静音,门铃声会让他焦躁和头疼。
打开门之后,杰里愣住了。肖恩穿着一身整齐的制服站在门前,手里抱着那个据说早晨就送达了的包裹。盒子并不大,一只手就能拿住。
杰里一手扶着门,呆呆地看着肖恩。肖恩抓住他的手腕,拉到一边,用膝盖把门顶开,侧身挤进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