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然,“火石红”现象,仅存在于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现象。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擦痕和底款之上。
要知道,陈文哲可是刚刚处理了一件乾隆瓷器,他就是把那乾隆御制四字款擦掉,并且重新上釉,精心把那个底,单独烧制了一遍。
这样烧制之后,器身没有多少火气,稍微去去火气,就跟原来一样。
这一件,显然也是这么处理过的,最主要的是,这件瓷器上面,居然落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不说这件器物对不对,是不是宣德年的青花,就说那磨底的过程,能不能做的好一点?精心一点?
现在恐怕不止是陈文哲能看出来,就算是这里的所谓大收藏家们,也都能看出来吧?
多少都是行内人,罐子底部处理没处理,还是看的出来的,毕竟处理的并不是多么高明。
所以,他一看这件瓷器就知道,它本来的款应该不是宣德,要不然不会磨底。
现在,原来的款被擦掉了,重新书写上了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
这很显然,这种作假手段,比人工涂抹还要严重。
这样的东西肯定是造假,要不然,你擦掉底足之上的老化痕迹干什么?
或者是连上面留下的款也擦掉了?如果真是这样,现在的款就肯定是假的。
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除了底部的擦痕,其他居然没有任何瑕疵。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陈文哲还真想听听,这里的这些人都是怎么个想法!
这件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因为所有特征都在表明,这就是一件元青花,或者是明青花?
陈文哲玩味的看着这件瓷器,总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件现代仿品吧?
嗯,没准还真有人是这种观点,因为元代青花十分特殊。
想到元代青花的特殊之处,陈文哲忍不住遐想/瞎想起来,这东西他能不能低价买下来?
对他有着浓重敌意的钱千盛,他也没必要客气,所以,他买下来也不会感觉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