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收藏家的幸运,一直持续,当然,有时候运气还是会垂青一些特别的人,比如特别有眼光的人。
其实在南越,仍旧有一种贫富阶级意识,因为穷,因为职业低贱,常常受到歧视鄙夷。
但许煌最喜欢接触的,反倒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譬如三轮车夫。
他真的是眼光独到,因为陈文哲在回溯当中,看到过多次他的感叹:“每天在街头巷尾到处跑的三轮车夫,最清楚哪里有好东西。”
这也算是他的人生智慧,只要有心,就会有收获。
有次他三轮车主聊天得知,有乡下阿嬷在用古董在切菜,他马上赶了过去。
到了地方他发现那块砧板,看起来很特别。
虽然木板周围看起来黑漆漆,好像很脏,但他们还在用。
他说能不能让我看一下,当他把木板翻到背面时,他就被惊呆了。
虽然当时看不太懂篆符刻板图像,但他知道这块木刻板的年龄,至少可以溯自四五百年前。
他跟老婆婆说,他会买一块新砧板,跟她换这块木板。
她不但同意了,还反过来说道:“家里还有很多书籍和像这样的木板,你要不要买?”
就这运气,谁能比得了?
这样的情况,在国内也就是八十年代初,也许可以遇到,之后就成为传说了。
陈文哲还真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前的南越,居然也有这种好事,可惜他生不逢时啊!
在那个年代,出手大方的许煌,认识了许多南越民间友人。
南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读书人十分敬重,当许多南越人知道许煌在研究南越古代文献,奔波各地就为了保存南越历史文化,除了对这个弯弯人做的努力感到意外之外,也积极的提供协助。
许多南越乡亲,也很乐意把文物交给许煌,因为深知他是会好好传承跟保护这些物件的人。
“我們都觉得,他已经是个南越人了。”那位抄书的南越人不时的就会这样说。
而不止是他一个人,许多许煌的南越朋友,都这样说。
被南越人认同,获得的好处自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