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陈文哲制作的这批瓷器,不说其他,只是一個彩绘水平,就足以让两个老专业人士佩服!
一件件的比对纹饰,对于陈文哲做得这些作品,两位老头越看越满意。
因为他们不止是看不出任何破绽,反而看到了更多优点。
说点最简单的,不说纹饰画的好不好,就说纹饰的布局,还有一些小细节,一般人就做不到现在的程度。
一件瓷器从开始制作,到完成,都是规划好了的。
比如说纹饰,每一件瓷器的大小不同,其上布局的纹饰,也有多少。
特别是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如果一些纹饰装饰的特点,没有人点出来,你就绝对不知道。
而这三朝,为什么说是特殊时期?
因为这三朝的官窑瓷器特别好,流传到现在的不能说特别少,但是也不多,所以价格就特别贵,所以才会特殊。
那个时代的瓷器,有什么特点,很多人都清楚。
很多人做高仿、精仿,仿的也是这些特点。
比如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
纹饰明显疏朗、规整,这些是基本功,一点点学着仿就好。
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
仿的好不好,完全看本事,你画的好,制瓷工艺有水平,使用的材料合格,最后烧制出来的成品就不差。
如果再有点合格的做旧手艺,这就是高仿。
如果有着最顶级的做旧工艺,那就是精仿,是完全可以当做真品来卖的东西。
但是,在这个仿造过程当中,往往会有一些小细节,可以让你精心制作的瓷器,变成一眼假。
这里面就涉及到读书的作用了,很多东西,正史上甚至都没有记载,但是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或许这就是一个小习惯。
但是到了后来,有人研究过,发现确实是事实,那就有意思了。
还是说先前的粉彩过枝桃蝠盘,这就是一个盘子,上面画的是过墙枝,再就是桃子和蝙蝠,有什么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