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晾干也是等着,陈文哲干脆帮着张股修胚。
盘子这东西,要想做的薄,还需要质地紧密坚实,对于胎泥的制作,要求不低。
他这里的胎泥都是特制的,已经合格,现在想要足够薄,施釉之后可以达到莹润透亮,那就必须要做好利胚这道工序。
经过陈文哲的手一弄,这件器胚已经达到极致,再薄就要真诚薄如纸了。
完成几件器胚的修整,接下来才是直接上釉。
这个器型的盘子,制作的难度全在釉色之上。
这一套十二只盘子,绝对是雍正时期的经典,因为整个菊瓣盘的制作过程,可以说是比较巧妙,也符合雍正帝的审美。
当时的督陶官年希尧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很明白皇帝喜欢什么类型的瓷器。
尤其是他选择了12色一起组成,所以任何一件都可以说是讨好了皇帝的心。
督陶官年希尧,当年是大将军年羹尧的哥哥,因弟弟获罪牵连被流配边地,途中他却又被雍正皇帝抓回来烧瓷器。
有罪之身而有责任在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对于当时瓷器的责任心有多强了。
所以,自然是出现了系列的精品,精益求精的工艺也如鬼斧神工一般的存在。
这十二只盘子,陈文哲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几种。
当然,他做的肯定是乱真级精仿,至于其他没法做,主要是因为那些单色釉他没见过,自然也就不知道该怎么调配出合格的釉色。
雍正瓷器的单色釉是经典,单色釉中的菊瓣盘,更是其中的巅峰。
雍正单色釉瓷器主要有两部分,一個是仿宋,包括仿汝、仿官釉、仿哥釉、仿钧釉等;
另一个是彩釉,这一类菊瓣盘比较多。
所以,陈文哲想要做的彩釉只有一件,其他就做单色釉。
他比较容易做出来的有几种,除了白釉、黄釉、青釉,其他的比较好的肯定是珊瑚红釉菊瓣盘,再就是秋葵绿釉菊瓣盘。
秋葵绿釉,不算难以调制,毕竟陈文哲做的青釉瓷不少。
而青釉瓷稍微变化一下,就可以变成绿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