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行程,均进行严格的检查,合格的产品才送往下一个行程,最终做成成品。
最终做出来的成品,色泽是很好看的,而且特别容易认出来。
骨瓷因含粉的原因,瓷器本身呈现一种自然的奶白色。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带着点点的黄。
这种特征是其它任何瓷种,都无法仿制出来的。
再就是通透性,骨质瓷本身制作配方的原因,还有一個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通透性。
但这个特征不是骨瓷专有的,市场上的贝瓷、白瓷、珍珠瓷只要做的薄一些,也是存在通透性。
但是,骨瓷和它们的通透性是有区别的。
对于顾客来说,把骨瓷放在灯泡下看看,骨粉含量高的高档骨瓷是整体通透。
骨粉含量低的骨瓷与其它瓷种在通透效果上,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而且,同样厚度的瓷器,骨质瓷的通透性,要远高于同类瓷器。
最后就是声音,将两个高档骨瓷的产品轻轻地相撞,发出的声音像风铃的声音一样悦耳,并且有会有几秒的回音,而其他瓷种基本没有。
就是因为其上种种原因,现代很多高档瓷器的制作过程当中,就有人选择骨瓷白胎,这样在其上作画、上釉,就更让品质更上一层楼。
当然,中间有没有保证质量,提高烧制成功率的可能,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这只出现在春晚上的中华红碗,最难的不是烧制骨瓷白胎,也不是其上繁复的纹饰,而是大红釉色的烧制。
对于铜红釉的烧成,陈文哲的经验已经是无比丰富,所以,在他手中,就算成功率不高,他制作十只红碗,怎么也能成两三只。
这已经比十烧九不成,增加了两三倍的成功率。
制作完这只小碗,陈文哲想了一下,又随手做了不少手绘樱桃碗。
这个也是中华红碗,只不过上面是手绘的樱桃,点缀整个小碗。
这个制作起来更加简单,等一大批做完,就可以直接入窑烧制。
试烧之时,使用小型窑炉,间中烧制其他瓷器。
陈文哲也不会闲着,也不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