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
自然是个人都喜欢,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肯定是因为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有合适的材料,彷制一件元青花,对于陈文哲来说,真的是一点都不难。
他手中现在就有元青花,就算没有,他也可以去博物馆看看。
只要让他看过,他就知道当年的元青花到底是怎么做的。
如果现代的材料不合适,他甚至可以耗费大量成本,完全复古古代工艺。
现在不用这么麻烦,因为之前他已经彷过。
而且还见过最顶级的元青花高彷器,现在让他彷,就算不用麻仓土,他也能彷制出麻仓土的效果。
反而是苏麻离青,对于现代人来说,完美复制出古代的苏料,还真不算难。
做了几件大盘,又做了几件小碗,还有就是高足杯。
之后,陈文哲开始做大器,第一件就是元青花开光花鸟水禽纹六棱形瓶。
做完这件,陈文哲就停下了元青花的复制。
之前他做过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还有月下追韩信、三英战吕布等题材的元青花。
现在没必要在做,所以做一件练练手也就算了。
做青花瓷,肯定不能避开明代。
从明永乐朝开始,景镇青花瓷器又重现辉煌,它与宣德朝一起,成为青花瓷器最灿烂的黄金时期。
青花瓷器从元代到永乐,已有约70年的历史。
由于纹饰的繁复,而被人视为俗气的青花瓷,已逐渐被国人所接受。
当然,自永乐起,青花的装饰风格也慢慢向符合我国人传统的疏朗、简约的方向靠拢。
这就使青花开始进入我国的瓷器主流,遂成为景镇生产的最重要的品种。
釉质肥润、胎骨轻薄的永乐青花,给人以轻巧秀美的感觉。
其花纹装饰以花鸟、瓜果为主,大多疏朗秀丽,笔意自然,总是显得那么清新明快。
万历年间青花器型最为丰富,最常见各式瓷盒及文具类器物,但器物制作渐趋草率,有变形等现象。
纹饰也逐渐变得布局繁密,主题不明,画笔简单潦草,有的如儿童画一般稚拙,龙纹呆滞无力,气魄不足,人物则往往比例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