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一件钧瓷成,过手七十二

“生在选土,长在成型,死活看烧成。”

这就是烧纸钧窑瓷的真实写照,这个可不看技术,完全看运气。

当然,钧瓷之所以名贵,除了烧制工艺复杂,对匠人的要求也极高。

钧瓷工艺,素有“一件钧瓷成,过手七十二”的说法。

七十二道工序,陈文哲可以掌握,最后的窑变,却只能看天意。

这也是一炉出窑之后,会有那么多被砸碎的原因。

烧制过程复杂严格,这也是钧瓷珍品极少的原因。

今天钧瓷的烧制方式有好几种,而最早的烧制工艺肯定是柴烧。

钧瓷柴烧,起源于宋代时期的钧瓷,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技艺,承载着民族的印记。

而想要使用柴烧技术,首先要注意火焰。

由于柴火的特性,火焰柔软绵长,柔中带刚,所以烧制速度慢。

再就是注意釉色,釉色相互渗透,过渡自然,最是能体现神奇窑变自然的魅力所在。

釉色温润柔美,丰富多彩,使得钧瓷“润”的特点更加凸显。

整体飘逸俊美,呈现出一幅浑然天成,妙手偶得的画卷。

第三个需要注意的方面,肯定是彩绘,也是钧画。

柴烧钧瓷开片十分少见,大都以钧画的方式出现。

表面气泡较少且立体感强,使得钧画生动自然,清新澹雅。

而这一切都需要完美的工艺,钧瓷的烧制工艺,可以直观地进行调整。

比如观潮火焰的长度,但是要做到这些,工艺技艺要求高。

所以,这种极度需要经验积累的烧制方法,成品率极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钧瓷柴烧越来越少,只有极少数坚持传统烧制艺术的窑口,还能看到钧瓷柴烧的影子。

当然,高档的瓷器,从来都是柴窑出品。

所以,陈文哲自然也是选择这种最困难的方式来复烧钧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