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叔放心,作坊缺人,肯定是从我们村子里先招的。”姜松认真的话语,带着保证,这事,不用周良说,他也是这么办的。
有好事,肯定先想着村里人。
“好好好,这是好事。”周良一听,更高兴了,说:“买地没问题,就是银钱上……”
周良虽然是一个里正,但买卖地这一块上,还是做不了主的。
“良叔,官家那边,连少爷已经打理妥贴了。”姜松谈完建作坊的地之后,便又道:“良叔,可知道有谁要买卖田地的?”
“暂时没有。”周良摇头说:“你也知道,田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谁舍得卖?”
“良叔,那请你帮帮忙,若是有谁要卖田的,烦请告诉一声。”
姜松走之前,特意将带来的一只脆皮烤鸭留下了。
周良看着这脆皮烤鸭,感慨地说:“姜二一家子要发达了,姜栓柱一家子算是看走眼了。”
周良媳妇直接拿着烤鸭分了,笑嘻嘻地说:“蔡婆子往日在村子里可牛气了,以后啊,有她后悔的。”
“未必。”周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姜贵要是一朝中了秀才,那可不得了。”
他们大桥村,还从未出过秀才。
……
三天后,姜松如愿以偿地买到了地,有银子在手里,作坊如火如荼地建了起来。
“小荷,看看我今儿个猎到什么了。”姜兰提着一只三斤的大野兔回来,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她喜欢秋冬季节,正是打猎的好时机呢。
自从上山打猎之后,每回都没空过手,当然,为了怕别人多嘴,姜兰时常将猎到的猎物借放到张成风家。
姜松忙碌着茶山和作坊的事情,偶尔去打猎,也是满载而归的,可把村里人眼红坏了。
“姐,你真厉害!”姜荷非常捧场地朝着她竖起了大拇指,嘴馋地说:“昨天你猎到的野鸡,娘不让我吃,这兔子总该让我吃吧?烟熏兔子,辣椒爆炒,肯定下饭又好吃!”
姜兰悄悄在她耳边说:“小荷,我把兔子先杀了,你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