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昶年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下。

这些所谓的亲人,对他,向来不太欢迎。或许是因为他爱男人,或许是他被认祖归宗,带来了某些家族利益的变动,总之,即使他最后将自己的名额让了出去,这些人也仅仅说了几句言不由心的感激话语。

前几次看望爸妈,这些人从来不会看看他,或者让爸妈带两句话来,那么,现在又搞这一出,是想干什么?

不怨燕昶年心理这样阴暗,他爸妈两人年纪也有五六十了,在避难所就一个朋友,这些亲戚——或许还不如那朋友对他们好呢。这是燕昶年细心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燕徐自然不会跟儿子说在避难所里的种种不便和难处,他和十一带去的那些东西,只有一小部分他们才能够享受到,其他的,不是拿去贿赂那些脑满肠肥的所谓“上级”,就是亲戚瓜分了,那些人脸皮之厚不是一般人能比,这个说“徐臻有这么好的儿子,我们也沾沾光”,那个说“哎呀,蔬菜都贵得要命,好久没有吃到了,这些干菜看去很不错”,这边说着,那边拿在手里半天不松手,临走来一句“这么多,给我们点尝尝新吧”,燕徐能过去抢回来?

一方面是想着可能以后有需要仰仗这些亲戚的地方,两人身边没个照看的人,也这个年纪了,万一出点事,还得找这些亲戚;另一方面是不屑。

刨除这点不愉快,他们在避难所内过得还算可以,尤其是知道外面自发形成了贫民区,那些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但儿子在陶十一那里过得很不错,看神色就知道,两人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除了刚开始跟燕徐打了个招呼,十一几乎没有说话。

他跟这些人实在没有共同话题,他本来就属于外面那些“贫民”中的一员,不可能跟这些生活在避难所内几乎生活无忧的人一齐抨击那些贫民是怎么没素质,是暴民,是毒瘤,必须除去。也不可能替那些贫民说话,因为那些人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得很令人发指,就那群劫匪,假若他们两人不是有点本事,早就被劫得一身精光,或许连性命都不保。

他只是保持沉默。

那些人用或隐晦或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眼光观察他、解剖他,然后在嘴角或者用眼神表示他们的好奇不屑和厌恶。或许心里还有微妙的落差,就这几乎看不出有优点的男人,居然在外面过得比他们还好?

看那健康的皮肤,红润的脸色!

他们这些人常年昼伏夜出,一年四季都只能跟老鼠一样窝在号称最坚固最安全的避难所内,脸色因为缺少阳光的照射,露出青白的颜色。

他们也堕落到和农民一样要到地里干活,昔日白嫩的手掌磨出血泡,以前即使阴天也要涂防晒霜的脸颊和手臂黑色素越来越多,甚至长出各种色斑,即使将头脸手臂遮得严严实实也不管用,越来越多的人得皮肤病,似乎避难所内的药物已经不多了,或许过些日子,他们生病了只能硬抗着,然后跟外面那些贫民一样等待死亡的降临……

令人毛骨悚然的未来。

避难所内因为粮食逐渐减少,医疗药物因为辐射消耗越来越快,他们生病申请药物也越来越难,以前缴纳的物资实际上到手的不过三分之二,另外的三分之一被以各种名目征走了。

即使上头有先见之明,所囤积的物资也经不住有出无入的消耗,已经有流言,避难所内的物资支撑不了半年,半年之后,假若天灾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那等待绝大部分人的,将是无法避免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