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再猜猜看。难道……它就是你那位老师的研究成果?”

“对,它是老师的研究成果,”雾凇轻轻地说,“也是静湖老师本人。”

卡林格看向结晶。当影子距离结晶表面非常近的时候,他看清了影子的轮廓——那是一个巨大的人形物体。

它比常见类人生物庞大数倍,又不及巨怪那样敦实。它修长蜿蜒,比例扭曲,就像是人形影子投在石头上,在光线的把戏下,拉出诡异舞动的线条。

雾凇看着结晶,简单地讲述了一下关于静湖的事情。

静湖在几百年前来到这座山里,他的目的就是进入山中,找到古书记载中的战场遗址和遗迹建筑。

本地人传言山下藏着恶魔,其实这说法既对,也不对。什么“龙吃了恶魔然后变成山”显然是无稽之谈,但这一带确实曾是远古时的战场,地下深处确实埋葬了遗骨,其中有大量异界生物。在更古早的岁月中,人们为了纪念和镇守,兴建了深入山体、竖直向下的螺旋形地下神殿。

静湖把山中的古遗迹改造成了研究室,常年居留于此,还浪漫地将遗迹命名为“坠月塔”。

至于他为何远离故乡孤身一人,雾凇从未得到明确的答案。他只能猜想,因为静湖老师是来自西南森林的精灵,精灵们很少涉足异界学和死灵学,他们视此类学派为亵渎,通常是敬而远之的。

法师静湖的生活没什么可多讲,对外行人来说,无非是一堆枯燥的流水账。

总之,这座“塔”和塔内的种种机关都是静湖的手笔,包括眼前这块巨大的结晶壁障,也是静湖为了安全地研究深渊元素而研制出的。

在漫长的岁月中,静湖曾和山下的人类村民产生若有似无的友谊。据雾凇回忆,静湖平时很少笑,但在收到村民的回信时,他有好几次竟然被逗得笑出声来。

尽管如此,精灵与村民的距离从未拉近。静湖不愿意和人类有太深交情,村民也对精灵、法师、恶魔遗骨之类的事物稍有畏惧。

雾凇不记得自己陪伴了静湖多少年。应该起码超过了一个普通人类的寿命。

从前他从不接触外界,更别提和村民通信了,直到近几年,他才不得不接触村民。

因为静湖老师已经不在了。

在一场失败的法术实验中,静湖亲手提取出深渊元素,却未能成功控制住它,于是遭受到了异界感染。

如果不加干涉,静湖的身体会逐渐变异,灵魂一点点消散,原有人格死亡之后,他会变成真正的深渊生物。这个过程无法逆转,只能延缓,但静湖并不颓丧,也不畏惧,他反而还有些兴奋。

他没有放弃。他不仅重启了实验,还把自己当做了最后一个实验品。

“所以,这就是他的成果?”听到这,卡林格再次仔细观察结晶中的影子,“有自主意识的异界元素集群?这就是他想做的东西?做出来又能干什么用?”

雾凇惭愧地一笑:“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掌握的知识没有老师那么多。我只知道,很多奥术研究在初期都看着没有什么用,但实际上,它们继续发展下去,却有可能改变很多东西。就像你的剑,上面带有高等奥术援护类附魔,被命名为龙咬武器。在很早以前,法师们刚刚研究附魔方式时,只能做到在铁水上浮现字符,而且只是能写,咒语无法生效。当年人们也不明白这事有什么意义。”

卡林格点点头:“也对。可你的老师已经变成这样了……他还能继续搞研究吗?说是有自主意识,但这东西怎么看都只是一团混沌,它的智慧连深渊下等魔怪都不如吧?”

“是的。它还没有狗聪明。”雾凇说。

卡林格沉默几秒,问:“……你就这样评价你的老师吗?”

“这是事实。虽然说它是静湖,但实际上……静湖早就消失了。”

“你真的把它和狗比较过?”

“我对它做过基本的交互尝试,把一些指标和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对比过。”

雾凇回答得特别认真,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卡林格言语中微妙的戏谑。

写信的时候妙语连珠,当面说话却如此真诚柔和……卡林格想逗他两句,缓解一下紧绷的气氛,却反而搞得自己有了罪恶感。

除此之外,卡林格还有更好奇的一件事:结晶里是静湖所转化的“成果”,结晶外坐着的是静湖留下的尸骸……

那“雾凇”到底是谁?或者说,是什么东西?

雾凇说起与静湖的互动时,卡林格想象出的是两个一模一样的精灵,但实际上肯定不是这样。现在的雾凇是静湖的尸体,那么曾经的雾凇又到底是什么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