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巡逻车在隧道口停下来的时候,吴筠就让金蚕把自己弄到他们所在的隧道入口前面的一个山谷中去了。
深吸了几口气,在地上打了几个滚,然后吴筠才抱着金蚕气喘吁吁的跑出来。
可是,一群人,四个交警,五个环卫工人,还有三个农民,居然都在隧道入口上山处仰望着上面熊熊燃烧的山火,居然没有一个上去的。
吴筠后悔了,现在上去重新把那个隔离带弄宽点儿行不行?
可是前边的人已经发现他了,站在后边的几个人已经转过了头来。
吴筠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抱着金蚕跑了过去,一边调节脸上表情。到了交警面前的时候,他的脸上已经成功转换成伤心失望惊恐等等种种负面情绪的集合了,然后调节呼吸,尽量吼出歇斯底里的气概:“啊——我的相机!救命啊!我的相机!”转头,“警官先生,麻烦您,帮我看一下我儿子,我的相机还在上面!”
然后吴筠把金蚕往地上一放——金蚕不喜欢随便接近别人,除非是他想吃那人了——然后转头就往山上爬。
“这位先生——”带头的一位交警连忙拉住吴筠,“你的帐篷在上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筠撑着护坡转过头来,一脸悲痛欲绝:“警官先生,我是C市《旅游与时尚》的记者,这次听朋友说X县风光好,所以特意带了相机过来采景。可是现在……”
警官大悟,原来刚才是他眼花了,“记者同志不要着急,照片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没了可以再拍。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回头,“快去救火!”
警官一声令下,包括几个农民在内的自然都是奋勇直前,而且人家爬护坡的那个动作也比吴筠果敢多了,一看就知道出自真心。
和大多数跟风搞旅游的中小城市一样,X县的旅游产业虽然叫了几年,可也是一直保持在半红不黑的状态,说起来也算是不错了,可是正因为这样,X县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挂着,于是对于任何一点能让X县旅游产业有所发展的风吹草动都特别介意。
而相关的记者之类的,更是X县关注的重中之重。
所以,一听到吴筠是旅游杂志的记者,警官立刻客气起来。
“对了,吴记者知道为什么会起火吗?”
吴筠低头作沉吟状,金蚕沉默着走到吴筠身边抱住吴筠大腿,狠狠的掐了一下。吴筠一痛,灵感顿来,“我想起来了,肯定是那个打火机。我出城的时候,我自己的打火机没气了,所以就在路边随便买了一个,和放大镜一起放塑料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