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原意属星官名。即常说的“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称“文昌帝君”的,主读书功名事业等,至于地位如何,见遍地开花的文昌星君庙就可见一斑了。文昌塔也有讲究,七层文昌塔代表学业进步,九层文昌塔寓意步步高升,而十三层文昌塔则是因着官职上下共分为十三级,十三级之后便是极品,为人臣子,至多也就是超一品入阁为相,自然也就是寓意着功成名就。最顶上的塔尖是为葫芦的造型,寓意福禄当头,塔身笔直,寓意一飞冲天,塔身开有小窗,相互贯通,寓意才思敏捷。塔身开五面,分别对应了理、仁、智、信、义。
《阳宅三要》所说:“凡都省府厅州县,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申、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塔,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地修高塔,皆为文峰。”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地方不出文人,那就是缺少所谓的‘文峰’,就在甲、申、丙、丁四个位置上立一座文昌塔,文昌塔即可成为当地的文峰,使当地文人才子辈出。文昌塔又名为文笔塔,文峰塔皆是由来于此。
这座文昌塔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极适合家中有学子的家庭,就寓意来说就比郁宁那个‘励志’摆件高了两个层次不止。
不过说到底,一命二运三风水,这文昌塔再怎么好,也帮不了绣花枕头。郁宁联想到之前雾凇先生拒绝了顾国师的走后门的提议,显然是对自家那个晚辈十分有信心的模样,那晚辈应该在读书方面还算是刻苦用功,哪怕不用这文昌塔,也能博得一二功名。
想到这里,郁宁放下心来,带着法器去找雾凇先生。
雾凇先生见了这个自然是十分满意的,连眉眼都舒展开来,笑骂道:“你师公总算还知道点好歹!”
郁宁凑上去拍马屁:“师公就是嘴上凶呢……您不知道,我师公烦我烦得很,您能管我两天他心中还不知如何快活呢!”
雾凇先生笑道:“烦你?他喜欢你还来不及,只不过这软红十丈,叫人销魂罢了,自然就懒得管你了。”
雾凇先生与郁宁相视一笑,雾凇先生道:“用完早饭,你便随我过去吧,你虽要静养,但是看看总是不妨事的。”
郁宁连连点头,两人用罢早饭,便一道出门去了。
雾凇先生的车夫大清早的就在国师府门外候着了,郁宁想了想,到底还是把自己的木化剑带上了,送到车上时,雾凇先生还看了看,赞道:“是个好东西,正适合阿郁你。”
“您猜猜这是哪来的?”郁宁嘿嘿一笑,十分得意。
雾凇先生转念一想,接过木化剑低头闻了闻,失笑道:“护国神树?”
“就是护国神树。”郁宁竖起了一根手指:“我拿了它的木头,还它一场枯木逢春,它可不亏本。”
雾凇先生见郁宁说的促狭,不禁道:“你啊……”
正聊着,马车就停了下来,郁宁下来一看,不禁咦了一声:“这里是木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