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欧执名坐在病床旁的矮凳,听着师父一问,若沧一答,流畅得像是老师考量学生。

这一幕尤为熟悉。

仿佛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大朋友考量熊孩子,也是像今天这样,把一个无法无天小屁孩整治得服服帖帖。

果然全天下熊孩子还能翻天覆地,都是因为作业太少。

能像若沧似的对答如流,至少已经认认真真花费时间,修身养性,早就会因为反复诵读第一善书,改变脾气。

欧执名喜欢三岁前吵吵闹闹的小若沧。

但是仔细回忆琢磨起来,那么一个善恶明辨的孩童,确实过于凶狠残酷。

那些心中裁定恶者受惩的念头,不止是若沧的童年记忆,更是欧执名不会再忘记的过往。

他那身玄学先锋的报复意念,已经随着若沧魂魄归一消失,却无法抹消留在他脑海中的画面。

葬礼上,他记恨的人脑溢血,片场里,他讨厌的人车祸、溺水,并非偶然。

而是若沧的恶念,附着于他灵魂,时刻向外界伸展着触手,以荡魔除祟的本能,制造了无数意外。

意外过多,最后连他都习以为常,不以为然。

可是追根究底,以个人喜好为判决原则,绝不是什么好事。

他非圣贤,更非律法。

虽然师兄曾说,受难者必定不是好人,但是他可不想成为坏人受难的由头,惨遭因果。

现在好了,一切归于正常。

若沧魂魄完整,善恶明辨,就算出了问题,也有师父师兄帮忙,比他一个学了皮毛的门外假道士靠谱。

欧执名坐在一旁,笑得温柔慈祥。

看师父考量若沧,不由自主的恍然掠过若沧的童年画面,给他完美展示了什么叫:乖乖若沧是如何炼成的。

欧执名看得心绪安稳。

苦行听得心惊肉跳。

在若沧一声声从善论里,他竟觉得身体迸发出一股力量。

那是极为微弱的力,他若不是虚弱得呼吸迟缓,也不会骤然敏感得察觉到这一丝生机。

他修佛论法,听过高僧讲经。

初入云霞寺,慧弥为他早晚诵经,已经缓和了他不少病痛折磨。

谁知道,若沧声音清冽的论述《太上感应篇》,竟然让他想起曾经亲见高僧云集共同讲经的法会,感受到的豁然开朗。

苦行有了些微力气,便撑起来靠着床头,凝视若沧。

不过是年岁二十余的年轻人,神色正然,稚气尚存。

苦行与他不过是第二次见面,但是感受截然不同。

之前不过是个气息纯粹,冷冽张狂的修道者。

现在,若沧不仅有修道者澄澈气息,更在澄澈之中显得庄严郑重,好似站立于正邪两道之间,却始终秉持着本性,能焕发蓬勃善意,遏制恶念丛生。

苦行想把这一切当成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