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真正开口时,那种清风朗月般的坦坦荡荡让人决计讨厌不起来。
反倒让人觉着他本该如此。
明月孤高才得以洁净,秋水清明才得以澄澈。
他没指明是哪件事,好在贺荃心知肚明:“不会。”
谢容皎再问:“贺师姐觉得自己做错了吗?”
贺荃沉默了一瞬,认真答他:“没错。”
她遭到看着她长大之人的冷眼,血缘至亲扬言再不认她这个女儿,似乎怎么说都不能算是没错的。
但她也有同窗奔赴而来,以他们高傲心性为除魔故仍忍下这口恶气;有铁匠怀揣江湖豪侠风范,为他们敞开院门;也有普通妇人悄悄在背后嘀咕,说他们这事做得不地道。
忤逆亲长非她所愿,她只是恰好做她该做之事时,站到了她亲长对面。
姑娘头一回觉得屋子内的喧闹声飘得那么远,远至九天之上,南海之外。
均是她抓不着的地方。
谢容皎没安慰她,而是继续追问:“如果不做这件事的话,会后悔吗?”
贺荃这一次答得不假思索:“会的。”
“那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吗?”
“会的。”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谢容皎看她,“做错的是贺师姐你的父母乡亲,不是你。对不起外乡人的是他们,辜负你心意的也是他们。是他们辜负你,不是你辜负他们。你既没有做错,对得住他们,对得住自己,问心无悔,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他说话自有韵律,姿态从容,语调轻重合适,不疾不徐,如国手拨古琴般悦耳动人,却如一道道惊雷应接不暇炸在姑娘耳边!
父母乡亲给她绑上的一道道难以挣脱的枷锁,一座座不可跨越的高峰在惊雷炸响下夷为灰烬,砌成新的平地土壤。
豁然开朗。
姑娘向谢容皎长揖到地,她本是不善言辞之人,比之言语,或许姿态更能表示她的感激。
谢容皎道:“不必谢我,你应该谢的是他。”
他似是想起什么,眼里唇边有温软的笑意,如朝霞万丈破开云雾茫茫般的惊艳动人,“我曾和你一样,没有他教我的话,我不会知道这些。”
姑娘没有细问,谢容皎没有细说。
谢容皎受了她一个长揖,难得多说:“多嘴一句,贺师姐即将毕业,离开不择书院后,可有什么打算?”
贺荃露出一点苦涩的笑意:“不瞒谢郎君,我原本胸无大志,想着镇上先生仅教习字,我不敢称良师,好歹能多教些经典,有修行上的苗子,也能指点一二。现下是落空了。不过侥幸蒙了个书院出身,总有安身立命之所。”
谢容皎称她一声师姐,她却知道谢容皎身份,加之感激他相劝之情,没论在书院中的长幼辈分,以郎君相称。
谢容皎忽道:“贺师姐可考虑过归元军?”
九州与北荒是世仇,南域宗门世家子,一大半皆去过北疆戍边,大多是为历练打熬心性,也有当真留在北疆,军旅为业的。
譬如谢容华。
“我知书院学生大多不爱被一方势力拘束,不会考虑效力谢家。但阿姐的归元军不隶属于谢家或南域任何一方势力。一旦通过考核,发誓不会对归元军不利,去留随意。”
说完谢容皎自己也不禁稍稍失笑:“当然若是贺师姐不欲前往北疆,当我是看阿姐自家人好,多作卖弄便是。”
贺荃迷茫道:“我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