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而且去年女婿就有十万块钱的存款了,跟她说不用家里的经济问题,今年女婿更是赚了二十几万,她姑娘女婿家有三十多万块,她兜里那点钱儿,女婿恐怕都看不上。

就这,女婿为了表示孝顺,为了感谢老丈母娘,愣是给她的那小存折上,存了五万块钱进去。

把老太太给感动的啊,回十里村儿,又是一通显摆:“我闺女倒是没说啥,可我女婿说了,老人手里头有点存款,心里不慌,在家里头零花钱也都是妈看着花就好,我就只管干活儿,让我闺女只管养好孩子!”

这老太太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刘桂花听了旁人传过来的这种话,顿时就坐不住了:“赵燕子那个死孩子也不知道回来看看我们,听说他们家的板蓝根卖了三十万!”

不说别的,光是这个钱数,刘桂花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那也是老王家的钱。”赵老头儿是不想再去女儿家了,过年的时候去就够丢人现眼的了。

闺女十几年跟他们都没啥来往,冷冷淡淡的就差断绝关系了,儿子懒得都出了名,这二三十岁的大小伙子,还整天不着家,到处东游西逛。

“那咱家的苞米……?”刘桂花想的是自己家那苞米,卖不上高价,只能普通价格卖掉了。

“卖吧,再来老客儿,就卖!”赵老爷子说话说一不二,别看刘桂花能跟闺女闹腾起来,但是不敢跟自己的丈夫呲牙,因为年轻的时候,赵老爷子那可真的是张嘴就骂,抬手就打,骂的时候少,打的时候多,刘桂花愣是被赵老爷子打老实了的,打听话的!

147王子木家娃儿满月

147王子木家娃儿满月

“你说,王子平凭啥娶了咱们闺女,却不孝顺我们俩?你看看那曹婆子,就是大梅子她妈,一个老寡妇,还享上福了!”刘桂花是羡慕嫉妒恨啊。

“那也是人家做到那里了。”赵老头儿现在有点后悔,太过重男轻女,结果儿子没指望上,女儿却出息了,可也跟家里离了心,想要借助点闺女的光,都借不到。

老婆子不会做人,他也没注意到这一点,儿子也不成材,都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他们俩给儿子养老了都!

“要不,去问问燕子,咱们家明年也种板蓝根吧?咱家有三十亩地,租赁胖人家的二十亩地,五十亩地,都种板蓝根,咬咬牙,一年就能赚个三五十万的,咱们儿子的婚事,就有盼头了。”刘桂花忍不住就打起了算盘:“种上两茬儿,就能给儿子在镇子上买个楼房,娶个媳妇儿,开个小买卖,他不乐意下田种地,那就在镇子上做个买卖,能养活自己一家子就行了。”

赵亮子的婚事,成了老两口的一块心病。

其实家里头有二十万的存款,但是老两口看儿子这样,也不敢放松这点棺材本儿,这是二老最后的依靠了。

每年赚的钱都有两万存起来,如今老两口都有些干不动了,指不定到了那一天,他们老两口就得把土地租赁出去,收点地租过日子。

那个时候,这二十万就是他们的最后底线,给儿子可不成,就儿子那样儿,没了他们,连活着都成问题。

“过重阳节的时候去。”八月十五已经过了,而且农村的八月十五并不会有人认真过,虽然受到重视,可大家没时间娱乐,因为那个时候正是秋收的农忙时节。

五月节受重视是因为端午节前后北方播种,是春耕的时候。

八月节受重视是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秋收,是农忙时节。

所以过的就不是那么认真,等到秋收之后,他们才会歇口气,可秋天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忙。

妇女们要采蘑菇,要腌酸菜,储存秋菜,土豆萝卜跟白菜,多少要存一点,还有大葱,街上卖的粉条子,也得来一些。

秋天就是收获和储存的季节。

忙的不得了的同时,还有不少好信儿的人来王家围子。

以前王家围子穷的嘎嘎响,没事儿的时候,没人上门来,都嫌这里穷的叮当响,上来怕沾染了穷气。

现在不同了,王家围子这里成了致富明星,家家户户都有最少二十万的存款啊!

瞬间,王家围子这里就成了香饽饽!

二大爷趁机将村长的位置,交给了大儿子王子国。

王家围子的村长,从国庆节之后就是王子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