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点五十的时候,我去叫您。”负责人看了一眼手表:“需要我们做点什么准备吗?”

“不用了,我们轻装简从。”三个人在办事处休息了一中午。

同时,王家围子来了四个人。

这四个人,是王志书跟王志强,王志宏跟王志刚,这四个人西装革履的,开着小汽车儿,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但是他们来的目的却不单纯。

他们想要将户口迁回来!

当年大家都不要农业户口,一方面是不想务农,另一方面也跟农业税有关。

那个时候的农民不仅要缴纳粮食,还要免费出工干活儿,修个路啊,挖个壕沟什么的,出门打工住在哪儿还得花钱办暂住证,一年一办理,一个暂住证要一百多快!

要是非农业户口,就没这么多烦心事儿了。

后来农业税取消了,也没有了户口限制,去哪里都能找到工作,非农业户口也没有那么稀罕了,再后来随着土地开发农村反而吃香起来,国家倒是要给农民补贴。

而有人想回到农村,却是不能了。

首先就是父老乡亲们不欢迎他们。

受苦的时候,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父老乡亲们承担了那些责任和义务,现在日子好了你想回来了?没门儿!

其次就是农村土地已经重新一轮分配过了,没有多余的土地给他们,就算是有,那也不乐意分配出去,分配出去了,大家的土地不就少了吗?

凭什么呀?当年走的干脆利落,现在想回来了?做梦吧!

王志书跟王志强,他们哥俩儿以及王志宏跟王志刚哥俩儿,以前就是王家围子的人,但是他们并非王氏这一脉,而是另外一脉姓王的人家,留下来的孩子,后来姐妹俩改嫁过来的,当时王家围子俩老光棍儿,也没孩子,就干脆娶了媳妇儿顺便有了儿。

但是这哥四个发达了之后,就搬走了,逢年过节连父母的坟冢都不来看一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五六十岁了,还舔着脸回来,要把户口迁回来,说要盖房子分田地?

王家围子的所有人都不同意!

二大爷也没给个好脸色,这里他的年纪最大,知道的事情最多:“你们四个别说了,走了就别回来,当年你们也说了,你们不是王家围子的人!”

这四个都是跟他们的母亲改嫁过来的,根本不是王家围子的人,还在这里嘚啵嘚啵嘚的,有啥用?

“老村长,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也是从王家围子出去的,如今上了年纪,想要落叶归根……。”王志书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以后子孙后代,也想在王家围子这里……。”

“行了,少说那些没用的,你们要落叶归根,也不是落到我们王家围子,你们的母亲当年是改嫁过来的,你们亲生父亲也不是我们王家围子的人。”二大爷年纪最长,啥事儿他不知道啊?直接就给掀儿了老底。

他们四个还要说啥,直接被二大爷给撵走了,他们四个狼狈的出了王家围子,还有些愤愤不平:“还是那股子死犟死犟的脾气!”

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现在王家围子的地值钱了,板蓝根一年最少收入三十万啊!”王志强最稀罕钱:“我们四家,男丁多,我家三个儿子,你家俩,最少也得分来五十亩地,到时候,一年收入还不得有六七十万啊?比我们在外面干一年,赚的都多!而且种苞米上头还给发补助款呢!”

今年种植板蓝根,没有给补助款,但是明年他们种植苞米,这补助款就会再次下发下来,一亩地差不多二百块钱呢,五十亩地可不少。

“我们再想想办法。”哥四个在外面都是抱团的,这次想要回来,也得一起来。

而王家围子那里,却气氛不好,二大爷发了话:“无论如何,不许他们迁户口回来,更不可能分田地给他们。”

“是。”国子哥他们一致点头。

那是肯定的,这种时候,谁会同意他们搬迁回来?还盖房子分田地?做梦呢。

而下午一点五十,徐铭尊他们被唤醒,三个人一起去了机场,钟子帧给他们俩取了机票,送他们上了飞机,两个小时之后,飞机落地,他们到了京城,李泉安排了一个本家兄弟李贺接待他们:“我们先去吃饭,在飞机上也没什么可吃的,我带两位去吃个烤鸭!”

150徐铭尊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