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湛云江不说话,却看向我,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他那双映着银光的眸中,似乎隐隐冒出了几分“快夸奖我”的意味来。

但我实在没法夸奖他。

我往旁边一站:“剑尊仗义相助,尹华本该致谢,只是我必须真诚地告诉你,大昊罗经仪和一般的法器不大一样,对法力的要求格外严格,方才你用你的法力把大昊罗经仪唤醒,所以,我现在没法使用它了。”

我朝光芒璀璨的罗经仪努了努嘴:“你好事做到底,自己来罢。”

可惜无所不能的云剑尊并不会使用大昊罗经仪。

最后,我是在湛云江的慷慨协助下,借他的法力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这才开启了大昊罗经仪。

旧魔废域中分布有不少秘境,大大小小,星罗棋布,但这些秘境的位置却不会一成不变。秘境是由天地灵气所化,自然也藏于天地灵气的之中,诸天星宿、大地灵脉,只要发生任何一丝变化,都会导致秘境的位置出现移动。

因此,要掌握秘境的确切位置,占星术与堪舆术缺一不可,前者定经纬,后者算虚位。

我让湛云江替我捧着大昊罗经仪,自己找了个视线好的位置仰头观天——长庚、太岁、辰星、荧惑、镇星,北斗七曜,四方九野二十八宿,其他地方难以观测的星辰在旧魔废域全部一目了然。

确定玄一无尘境的星宫图后,我开始操作罗经仪,因为过程繁琐,且需数次调整、不断修正,便不多作赘述,约莫一个时辰之后,罗经仪上方终于浮现出一面不甚清晰的舆图。

第一遍的定位到这种程度便已足够,因为在朝它行进的过程中,位置还会发生变化,需要每隔几日调整一次才行。

我正要给湛云江指个大致方位,却看到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

他的眼窝本就生得比旁人深些,突出的眉弓覆下一层浓重的阴影,将他本就漆黑的瞳仁掩得愈加沉郁。被这样一双眸子紧紧盯着,会让人产生一种连元神都被他看透了的错觉。

“你,看我做什么……?”我收回罗经仪,惴惴地问。

湛云江朝我走近两步,拉起我因紧张而握成拳的手:“你何时学的这些?”

我信口胡诌道:“以前在天衍宗的时候,你那时候出远门,还没回来呢。你知道的,我不爱练剑,所以就学了些别的,也不过是略通皮毛而已,不值一提。”

湛云江似信非信,却也没追问,只是说:“光看书便能如此熟练地操纵四荒阵修的至宝,这可不是略通皮毛,你不必妄自菲薄。”

我只好装傻:“大概是我天赋异禀罢。”

说完赶紧朝着西南方向指了指:“大致方位已经定了,赶紧出发罢。若是一路顺利,三日后我会再算一次,修正方位。”

湛云江像是没听到我说话,我走出几步后回头,发现他仍静立在原地地注视着我,一望无垠的黑色大地上,他一人独立,玉冠青衣,风华无双。

数以亿计的星辰汇成一条璀璨银带从他头顶上方流过,光辉洒在他的昂藏笔直的身躯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华。

蓦地,他俊美的脸上露出一个哀伤的笑意,极浅极淡,转瞬而逝。

第033章

有湛云江的协助,我确实省了很多力气。

这一路以他的神行术相佐,缩地成寸、三步一里,虽比不上御剑,但也快得很了。

因戮龙大会将近,旧魔废域来了不少借道之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正统门派的宗主、长老与高位弟子,势必要与这里的邪魔外道发生争端,乃至流血厮杀。

我与湛云江都不是什么老好人,每每遇上变故,皆心照不宣地绕开了走,一路倒也相安无事。

到了第三日,我们进入了旧魔废域的深处。

这里的地形和外围又有了一些改变——地势下沉,锥形黑山越发庞大,且数量增加,遍布密集,连接着山顶平台的河道也扭得更加厉害,让观星的视野变得有些糟糕。

地裂已极是宏阔,数十丈宽的比比皆是,更有宽达百丈者,如天堑般不可逾越。而唯一的通道,是横贯在地裂上的由黑色巨岩修成的石桥。

这种石桥数量不少,但有九成都已毁断,余下的一成也摇摇欲坠。

我二人沿着地裂绕了不少路,始终没能寻到一个合适的观星点,一时有些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