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开头的几秒钟,傅祈棠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他曾经的家。
他在那里住了十几年,直到父母意外去世,他考上大学离开家乡,之后再也没有回去过。
傅祈棠看着少年的自己坐在台灯下,暖黄色的灯光照在他毛剌剌的头发上,面前摊着的物理卷子一片空白,只有选择题被随手画上了几个对勾,一看就知道态度十分敷衍。
傅祈棠后知后觉地回忆起来,当年分科时他虽然选择了理科,但对于物理实在头疼。每次考试都是稳定的三十来分,老师天天骂他,他又正处在少年人心高气傲的阶段,被骂得生出厌学情绪,更是连作业都不做了。
要是当时有学霸就好了……这个念头在傅祈棠的脑海中转了一下,随即便消失了,一股疑虑重新翻涌上来,列车为什么会给他看这个?暗示他快死了,所以带他回顾一下这短暂的一生?
那其他人看到的,也都是各自的回忆吗?
问题没有持续很久,画面继续。
傅祈棠看到很久不见的母亲来叫自己吃饭,身上还是穿着生日时自己送的毛衣。听到母亲敲门,自己站起来走出去,临转身又想起什么,从桌子上捞过手机,手指敲了几下,发出一条短信。
“行啊,明天学校见。”
什么行啊?自己跟谁约了见面?二十五岁的傅祈棠一脸懵逼,对这些少年时的琐碎日常他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他甚至叫不出任何一个高中同学的名字,他的同桌叫什么,是男是女,学习成绩好吗,他通通不记得了。
这段记忆变成一块模糊的人生拼图,明明还牢牢占据着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位置,可就是回忆不起究竟发生过什么事。
少年傅祈棠吃了饭,在餐桌上和父母再次因为高考志愿的事情产生争执。
父亲是当地设计院的院长,理所当然地想让他子承父业,故而要求他好好学习,高考后填报建筑类专业。
少年傅祈棠不满地皱眉,先是低头喝了一口热汤,之后便语气凉凉地对父亲道:“我已经想好了,我要考警校。”
父亲闻言吓了一跳。
被禁锢在座位上的傅祈棠也吓了一跳。
警校?!
他什么时候想过要考警校了?!
傅祈棠十分确定自己上的是一所普通的211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化学,但因为成绩只是刚刚过线,最终被调剂去了相当冷门的地理专业。
如果不是毕业后偶然被星探发掘,进入娱乐圈,他应该会成为一名业务水平过硬的地理老师。
而且要是没记错的话,高中时自己应该正热爱足球,虽然已经知道没办法成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但考个体校也比考警校靠谱吧?!
傅祈棠皱起眉头,隐隐察觉到了问题所在。
自己正在观看的,真的只是回忆吗?屏幕中这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少年又真的是自己吗?或者说……是平行世界的自己?
屏幕里,这一天以少年傅祈棠和父亲大吵一架作为结束。
第二天,少年傅祈棠早早地出了门,没有选择骑车,而是跑步去了学校。
冬天的早晨气温很低,少年的呼吸化作一团团白雾,被逐渐远去的脚步声留在身后,转眼间便消散了。
这又是一处跟记忆不符的桥段。
傅祈棠记得自己有一辆外形十分酷炫的红色山地车,高中三年都是骑它上下学,无论晴雨。后来他离开家去上大学,预感到自己可能不会再回来了,又不忍心爱车落灰,临行时将它捐赠给了某个慈善组织。
电影还在继续。
少年傅祈棠在学校门口的早餐摊子上买了一笼包子一袋豆浆,慢悠悠地拎着塑料袋走进教室。
他的同桌是一个瘦猴似的男孩,脸上长着几颗青春痘,见到少年傅祈棠来了如蒙大赦,连忙问他要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