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初:“……”
谢谢,但是请闭嘴。
昨天来看房的一家人动作很快,今天一大早就把家具都拉过来了,这会儿年轻的爸爸妈妈正在打包饭菜。
两人听了池佳佳的话,越发觉得这家搬的对。
只要孩子能有出息,让他们天天跑这来许愿也行啊!
他们的儿子也在姬鹏那家高中就读,只不过是住校。
后来家长们就觉得孩子长期住校吃不好,睡不好的,还是得就近找个房子。
于是两边一商量,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在绿苑区这边找了个学区房付首付。
高三生的学习争分夺秒,他们的儿子都不舍得出校门来吃晚饭,只能吃食堂。
听他说,最近好多人都在点廖记餐馆的外卖。
可惜学校给禁了。
不过如果是家长过去送饭的话,就没问题。
于是当妈的就想了个招:
用自家餐具打包廖记餐馆的饭。
不过她要上班,老人们年纪也大了,每天过去送饭的话,太折腾。
如果外卖能行就好了。
姬总也在,就道:“家长委员会的代表们正在跟学校那边沟通,你们在不在那里?在的话,大家可以先写个联名书。”
以后天气就冷了,他也不舍得姬鹏再顶风冒雪的跑来廖记餐馆吃晚饭,现在每天就让助理送着。
如果外卖能行的话,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那两个家长对视一眼,有点羞愧。
“最近工作太忙,我们还真没关注家长群……不过,这事儿能成吗?”
学校里的餐厅具体是什么内情,大家也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一旦牵扯到利益纠葛,事情就难办了。
而且外卖这件事确实比较敏感。
如果单独为廖记餐馆开绿色通道,其他商家和某些有心人肯定会借机发难。
如果全开,保不齐还真有不合格的餐馆浑水摸鱼。
姬总点头,“所以我正在跟廖老板商议这件事……”
这天底下的事儿,只要想办就没有办不成的,单看能不能找对方法。
其实大家也知道,指望学校松口允许送外卖是不太现实的。
但如果让有资质的商家入驻呢?
别的学校不是没有先例。
不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
廖记餐馆的灵魂核心在于廖初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