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用的成品烧制出来,元浩宇看到被木框夹在其中的一个个陶字块,瞬间就明白了宋云依为什么说书册的印制成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下来。
只少掉雕版一项,一册书的印制成本就会降低极多。
而这些陶字从木框中取出随时可以用在下一次印制中,对于一些不会大规模刊印的书册来说,印刷成本降低的不是一星半点。
宋云依惊喜的看着已经出了成品的陶字,这些匠人的智慧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
她不过是提了一个思路,连具体该如何实现都还没说,他们就已经摸索到了可行的办法。
“你们试过了吗?这些陶字印出的纸张字迹清晰吗?”
“嗯,效果比雕版的还要好。”
因为是单独烧制的活字块,每一个字都雕刻的极为清晰,沾染上墨汁后印在纸张上也不会因为印制的数量多而变得模糊。
“这边的进度比我预期的快了很多,改良纸那边如何了?如果那边的进度也不慢,城北那边的印书局可以建起来了。”
就先从四书五经入手,但凡是有意让家中小辈读书下场的人家,都不会不买这些书。
将这种大路货引上一部分,先在西北试水,然后再一路向其他的地方推进。只要将造纸和烧制陶字的技术牢牢攥在手上,他们就可以将书局开满大梁了。
元浩宇从她的声音中听出了野心,笑着想要揉上她的发顶,被她飞快的躲开。
就算她现在守孝,穿用都极为素淡,可头上的发髻再简单她也不会梳。
春月也不在身边,她等一下难不成要披头散发不成!
“那边进度也还可以,你可以去看一下,他们将你说的那些东西都揉散了添加进去,按照不同的配方和比例做了不少种类的纸张出来,就是不知你说的是哪一种。”
匠人们从来都不笨,只要给他们一点思路,他们就能飞快的举一反三。
于是,等宋云依进到造纸的院子,迎面送来的就是小手指厚的一叠纸。
黄灰浓淡各种颜色,各种厚度,以及各种触感。
她看着胸前的一叠纸好半天不知该说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