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有些不可控,从一开始的祖祖辈辈逃荒、避战乱,到后来的天帝降罚、神仙赎罪,大仙在村口扔了一柄桃木剑……
“哎,就是这一颗大树嘞!”奶奶捂着嘴,悄摸烟的比划两下指指头顶大树,让他们偷偷的、自己知道就行。
“这也不是桃木……不是,奶奶,您不是说不能搞封建迷信嘛!”林棣棠大雾。
“俺没有啊!这可是顶顶真事,一点沙土都没掺,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亲眼看到的,那能有假?别说老支书了,县长来了我也敢再这样说一遍嘛。”
他们一起聊很久,老人们一天就两顿,林棣棠二人在中午跟着蹭了两块馍馍垫肚子。直到日头泛黄,才溜溜达达的带着摄像老师回村长家。
本以为会迟到,已经做好道歉的准备了,开门一看,他们竟然还是最先回来的!
“大家人呢?”林棣棠问随行导演。
“刘姐那组还在一公里外的山坡上,齐老师他们去县文化馆了,应该也快回来了。”
提前回来的两人无所事事,林棣棠提议给大家做晚饭,霍南洲对他向来是能说一个‘好’,就绝不多崩一个字,所以在问清楚需求后,搬着小凳子就开始干杂活。
削红薯皮,择野菜,清理葱姜蒜,他都做的又快又好,有工作人员想起他几年前的一个采访,记者问他会不会做饭,原话是什么来着?对了。
“不是很会,但如果有了爱人,会为他去学。”
霍影帝现在看起来倒不像学过做菜,更像是去报班考了厨房小工证!
林棣棠打算做一个红薯野菜团子,这野菜产量很大,在山坡的背阴处,一大丛一大丛的野蛮生长,是当地人很爱吃的纤维来源。
菜有些不好嚼,所以先下锅汆烫一下,颜色变翠就可以捞出来了,然后用刀背碾压两下,再剁碎,加上炒鸡蛋、细红薯粉、调味料,一锅馅料就算完成了。
外皮用红薯面,加上一些蒸熟的红薯增加甜味,红薯面遇到水颜色就会变深,加了红薯泥则更加松软,每个剂子都塞上了一大坨内馅,用手窝一窝形状,包的圆圆鼓鼓。
上锅后的火候是霍南洲来负责的,经过这么久的大灶历练,小小灶膛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摄制组眼花缭乱,除了每人一台的专属相机,记录全景的总摄影忙的脚不沾地。端着云台左边跑跑,拍葱指拢包子,右边跑跑,拍一拍影帝控火术,时不时还要站定,把‘琴瑟和鸣、高山流水遇知音’拍出唯美感。
所有步骤都进行的差不离,到处跑的其他嘉宾们也都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不说黄明月二人被风吹的灰头土脸,去县文化馆的两人竟也是两眼发直……
没有问大家的成果,林棣棠像赶鸭子一样,把累瘫了的大家撵去洗手。
“吃饭啦,我和霍老师一起做了野菜团子,没来得及熬粥,今天咱们就喝水溜溜缝~”整个院子里,就林棣棠一个人又闲又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