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回到队里

等烟叶长成了,采摘下来晾晒到发软变黄,再把烟叶打捆包好发酵两三天,然后又晾晒、再打捆发酵,如此反复,直到晒干并成黄褐色为止。

北疆这边的农村老头老太太基本都抽这种旱烟,只要出门就随身携带烟锅和烟袋。

但现在的年轻人抽旱烟就很少了,一是旱烟又辣又呛滴慌,二是年轻人比老一辈的人注重外貌形象。

你想啊,这时候普遍家庭条件都不好,本就不好找对象,这要是整一口大黄牙还不得让人挑理,找对象更困难。

大队长将烟抽到一半的时候,不经意间抬眼看到两三米远的会计,脑中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文斌呐,你媳妇娘家那个在部队当兵的兄弟,找滴是附近哪家姑娘啊?啥时候相的对象咋没听说捏。”

今个一大早上,七里沟大队长突然请人上自家报喜来了,说是他家小儿子五天后结婚。

宋文斌直起腰往周围扫了一圈,发现并没有人注意这边后,这才上前两步蹲在大队长身旁。

“昨晚听我媳妇说,小舅子打小就定了个公社的对象,是老一辈给做的主,具体咋回事儿我媳妇也不是很清楚。”

虽说当年定亲时媳妇已经十来岁了,但老人不说上哪知道原由。

......

“哎哟,还是公社的呐。”大队长惊讶的嘴巴微张:“那她家条件咋样?”

他只听说过有农村姑娘嫁到公社(镇上)的,去年大河湾的外来户郭家姑娘就嫁了公社的,虽说是二婚还带着俩孩子,但婆家给找了份工作,户口直接迁到公社去了。

可问题是,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公社的姑娘往农村嫁的,那岂不是下嫁。

难道那姑娘有啥毛病?大队长心里暗暗猜测,不然谁会傻的将女儿嫁到农村来。

就算吴三鞭的小儿子是当兵的,可始终是农村户口,说不定哪天就退伍回来了,到时不还得靠种地过活。

吴三鞭就是七里沟大队长,由于打小就给地主家放牛,长到十几岁就给地主家赶车,鞭子甩的又准又响,一人单挑两、三个壮男不成问题,所以就得了这么个外号。